【“双创”教育】提升内涵抓质量,重视指导促发展

编辑:汪晶  发布时间:2017-05-08

为激发本科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做好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近日,文学院举办了“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系列讲座,邀请三位返聘教授杨树森、孔令达和刘运好分别为各专业2015级本科生作专题指导。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潘晓军、秘书学专业负责人叶文举分别主持讲座,2015级全体本科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各主持人就“双创”课题的申报流程、注意事项与截止时间进行了细心讲解。在提及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要求时,三位教授强调,论文要做到“四新”,即“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角度新”,并对四者关系作进一步阐释,指出要有新材料、新方法、新角度,才能得出新观点。

刘运好教授表示,想要写好文学类论文,要悉心研究作家的全部作品,结合其生平、家庭、交友、思想等情况,把握历代以及当今对研究对象的评价。打好基础、从经典入手更适合初期的论文写作。“我们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充分地熟悉学术前沿的基础上。”教授强调研究回顾前人的成果,可以检验对学术前沿的熟悉度以及研究的创新度。他引经据典,以《愚公移山》与《俄狄浦斯王》、《黔之驴》、《爱莲说》、《弹歌》等为例,生动详实地为学子们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在指导语言学类论文选题与写作时,孔令达教授从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的特点出发,他以“两个结合”和“两个追求”概括了论文的选题方法。“两个结合”即“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以此确立选题,加以规划。“两个追求”就是“求新、求要”。他指出,创新是论文写作的生命,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在论文的写作方面,教授强调要“小题大做”和理论联系实际。所谓“小题大做”,就是论题要小并且集中,写作时要全面、细致、深入,做到充分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

杨树森对秘书学类论文倾心指导,他提倡同学们努力选取新角度,搜集新材料,从小的方面入手,缩小课题范围,与专业相联系,着力解决具体问题。教授以自己发表的一篇论文为例,教导大家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学术要扎实,写论文要严谨,任何得出的结论你都要有大量的资料与事实依据做支撑,切不可信口胡说,随意马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

讲座之后,各位教授悉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传授了自己的有益经验,增进了同学们对双创项目的理解和认识。

据悉,文学院一向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力求完善课程体系,推进协同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2016年文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数量出现突破性进展,其中国家级立项24项,校级立项101项。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双创”论文申报工作,更注重选题内涵与申报质量的提升,强化过程管理,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文/刘珍珍 彭翼然 蒋海婷 李子兰 图/阚薇薇 魏鑫鑫 钱志成 张恒)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