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论文名称
|
第一
作者
|
发表年月
|
发表刊物名称
|
收录
类型
|
| 1
|
《五经正义》诠释思想抉要
|
乔东义
|
201501
|
哲学与文化
|
A&HCI
|
| 2
|
《茶馆》:“世变”、“民生”与民族寓言
|
方维保
|
201205
|
文学评论
|
CSSCI
|
| 3
|
王畿“现成良知”说与公安派文论的形成
|
武道房
|
201205
|
文学评论
|
CSSCI
|
| 4
|
小说的诗辩——谈现代小说的文体意识
|
王中
|
201207
|
文学评论
|
CSSCI
|
| 5
|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老人”书写
|
叶永胜
|
201301
|
文学评论
|
CSSCI
|
| 6
|
中国学家对现代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
杨四平
|
201307
|
文学评论
|
CSSCI
|
| 7
|
元好问与戴复古论诗绝句比较
|
胡传志
|
201207
|
文学遗产
|
CSSCI
|
| 8
|
论慧远之“神趣”说
|
刘运好
|
201211
|
文学遗产
|
CSSCI
|
| 9
|
翁方纲督学广东与岭南诗风的演变
|
潘务正
|
201303
|
文学遗产
|
CSSCI
|
| 10
|
李贺诗歌的赋体渊源
|
余恕诚
|
201401
|
文学遗产
|
CSSCI
|
| 11
|
论柳宗元唐雅的现实意义及其艺术特点
|
吴振华
|
201405
|
文学遗产
|
CSSCI
|
| 12
|
论东晋佛教诗之类型及其嬗变
|
刘运好
|
201501
|
文学遗产
|
CSSCI
|
| 13
|
日课一诗论
|
胡传志
|
201501
|
文学遗产
|
CSSCI
|
| 14
|
论孤山智圆的韩愈观
|
张勇
|
201509
|
文学遗产
|
CSSCI
|
| 15
|
伦理保守主义与多元主义——论布斯的修辞学批评
|
江守义
|
201207
|
文艺研究
|
CSSCI
|
| 16
|
曹雪芹“佚诗”辨伪的价值与方法论
|
俞晓红
|
201304
|
文艺研究
|
CSSCI
|
| 17
|
书道阐微
|
詹绪左
|
201409
|
文艺研究
|
CSSCI
|
| 18
|
文学经典的价值——与聂珍钊、梁晓萍先生商榷
|
江守义
|
201505
|
文艺研究
|
CSSCI
|
| 19
|
《国朝赋楷》编者及选目考
|
潘务正
|
201311
|
文献
|
CSSCI
|
| 20
|
江顺诒生平行事及著述考 ——以《窳翁丛稿》为中心
|
杨柏岭
|
201511
|
文献
|
CSSCI
|
| 21
|
郑杰注《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考述
|
张秀玉
|
201501
|
文献
|
CSSCI
|
| 22
|
“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创作观
|
王中
|
201205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CSSCI
|
| 23
|
关于现代文学中“老人”的再思考
|
叶永胜
|
201210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CSSCI
|
| 24
|
“大众文艺”与普罗价值主体确立的矛盾
|
方维保
|
201309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CSSCI
|
| 25
|
理解的批判:鲁迅与桐城文章
|
卢坡
|
201409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CSSCI
|
| 26
|
《评赵普光著< 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
|
汪注
|
201410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CSSCI
|
| 27
|
批判写实:在道德盘诘与政治针砭之间
|
杨四平
|
201505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CSSCI
|
| 28
|
三代京味小说比较论
|
王中
|
201505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CSSCI
|
| 29
|
邓廷桢的词学追求及其词的创作特点
|
杨柏岭
|
201409
|
文艺理论研究
|
CSSCI
|
| 30
|
小说叙事视角的伦理阐释
|
江守义
|
201409
|
文艺理论研究
|
CSSCI
|
| 31
|
唐人出使吐蕃的心史
|
余恕诚
|
201208
|
民族文学研究
|
CSSCI
|
| 32
|
金末科举改革与奇古文风的演进
|
裴兴荣
|
201308
|
民族文学研究
|
CSSCI
|
| 33
|
论《骆驼祥子》“说”与“写”的民间叙事艺术
|
谢昭新
|
201310
|
民族文学研究
|
CSSCI
|
| 34
|
金代状元与文学
|
裴兴荣
|
201506
|
民族文学研究
|
CSSCI
|
| 35
|
文化血脉中的“捣衣”精神
|
李平
|
201506
|
民族文学研究
|
CSSCI
|
| 36
|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分析
|
熊仲儒
|
201302
|
现代外语
|
CSSCI
|
| 37
|
外交实录与古文新变
|
吴微
|
201203
|
北京大学学报
|
CSSCI
|
| 38
|
历史事件的文学化进程——以采石之战题材的作品为例
|
邹春秀
|
201403
|
北京大学学报
|
CSSCI
|
| 39
|
明末清初的道德人心问题与清初三大儒的哲学重建
|
武道房
|
201211
|
中国哲学史
|
CSSCI
|
| 40
|
浪漫中的古典
|
江守义
|
201311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CSSCI
|
| 41
|
中国古代词集笺注、评点的演变及功能
|
丁放
|
201211
|
复旦学报
|
CSSCI
|
| 42
|
论魏晋诗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嬗变
|
刘运好
|
201509
|
江海学刊
|
CSSCI
|
| 43
|
中学生的语文程度总是差吗——围绕中学语文教育的三次大讨论
|
王中
|
201310
|
课程·教材·教法
|
CSSCI
|
| 44
|
教师比教法重要——谈叶圣陶“爱的教育”理念
|
王中
|
201409
|
课程·教材·教法
|
CSSCI
|
| 45
|
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江守义
|
201507
|
学术月刊
|
CSSCI
|
| 46
|
加强本体研究多向拓展贯通:关于唐诗研究取向与深化的思考
|
余恕诚
|
201403
|
社会科学战线
|
CSSCI
|
| 47
|
从泛称到特指:革命与革命文学的历史定位
|
方维保
|
201407
|
天津社会科学
|
CSSCI
|
| 48
|
量度范畴与汉语形容词
|
熊仲儒
|
201307
|
世界汉语教学
|
CSSCI
|
| 49
|
“相互”的定语用法探析
|
刘凡
|
201404
|
世界汉语教学
|
CSSCI
|
| 50
|
参照时间规则与体标记“着”的篇章功能
|
饶宏泉
|
201501
|
世界汉语教学
|
CSSCI
|
| 51
|
致使范畴“以”与“以”字处置
|
熊仲儒
|
201201
|
语言科学
|
CSSCI
|
| 52
|
从时间推进的三个层面看体标记“了”的
功能
|
饶宏泉
|
201207
|
语言科学
|
CSSCI
|
| 53
|
状态补语中的“得”
|
熊仲儒
|
201405
|
语言科学
|
CSSCI
|
| 54
|
《乡音释义》的声调特点及其反映的过渡方言的语音性质
|
朱蕾
|
201407
|
语言科学
|
CSSCI
|
| 55
|
等韵发音部位认知探源
|
储泰松
|
201503
|
语言科学
|
CSSCI
|
| 56
|
皖西南赣语古清去字按韵尾分调现象考察
|
徐 建
|
201509
|
语言科学
|
CSSCI
|
| 57
|
扬弃与超越:论王弼周易学
|
刘运好
|
201501
|
周易研究
|
CSSCI
|
| 58
|
由碰撞到融合:论经学与佛学的关系
|
刘运好
|
201505
|
孔子研究
|
CSSCI
|
| 59
|
论魏晋佛学与诗学之关系
|
刘运好
|
201505
|
中国诗学
|
CSSCI
|
| 60
|
论经学与魏晋诗学的关系
|
刘运好
|
201505
|
社会科学研究
|
CSSCI
|
| 61
|
《红楼梦》后40回非高鹗续写说
|
俞晓红
|
201305
|
明清小说研究
|
CSSCI
|
| 62
|
明清戏曲家生平资料考辨八则
|
王昊
|
201404
|
戏曲研究
|
CSSCI
|
| 63
|
论曾国藩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
武道房
|
201410
|
人文杂志
|
CSSCI
|
| 64
|
论孔颖达的言意观及其美学蕴涵
|
乔东义
|
201406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CSSCI
|
| 65
|
论《直斋书录解题》的文学批评
|
路元敦
|
201412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CSSCI
|
| 66
|
”东山法门“与盛唐诗坛
|
张勇
|
201412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CSSCI
|
| 67
|
论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
|
李平
|
201506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CSSCI
|
| 68
|
诗史释证与审美想象的历史还原——戴鸿森《宋诗选注》补订读后
|
项念东
|
201506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CSSCI
|
| 69
|
疑问句法与《花间集》的抒情特色
|
汪红艳
|
201506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CSSCI
|
| 70
|
苏绰文体改革与北周的文笔分野
|
李建栋
|
201512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CSSCI
|
| 71
|
杜诗< 哀江头>“欲往城南望城北”句考释
|
李伟
|
201512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CSSCI
|
| 72
|
商务本《祖堂集》商补
|
詹绪左
|
201312
|
汉语史研究集刊
|
CSSCI
|
| 73
|
禅籍疑难词语考(上)
|
詹绪左
|
201406
|
汉语史研究集刊
|
CSSCI
|
| 74
|
禅籍疑难词语考(下)
|
詹绪左
|
201501
|
汉语史研究集刊
|
CSSCI
|
| 75
|
《五灯会元》“车”字考
|
储泰松
|
201512
|
汉语史研究集刊
|
CSSCI
|
| 76
|
《乡音释义》的韵母系统
|
朱蕾
|
201306
|
语言学论丛
|
CSSCI
|
| 77
|
清代召试考
|
潘务正
|
201212
|
国学研究
|
CSSCI
|
| 78
|
“项羽不死于乌江”说献疑——项羽败走所经“阴陵”等处地理位置考辩
|
张柏青
|
201306
|
国学研究
|
CSSCI
|
| 79
|
新编明代文人结社年表
|
李玉栓
|
201312
|
国学研究
|
CSSCI
|
| 80
|
唐诗中“箫”的多元文化内涵与语境分析
|
叶文举
|
201506
|
国学研究
|
CSSCI
|
| 81
|
论“胡音声”
|
李建栋
|
201512
|
国学研究
|
CSSCI
|
添加者:钱芳 添加日期:2016-09-20
审核者:
审核日期: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