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学术已成为一种人生方式和社会文化,许多杰出的学者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体现或表达着对现实、对人生、对文化、对人类的关怀。我的老师、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已故唐诗研究专家余恕诚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余恕诚先生学术起步于大学阶段。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学生时代,他就发表学术论文,中间一直没有间断。他的青少年经历可谓艰苦,小学毕业后,他去水田挑稻把偶然发现肥西县初等师范的招生简章,才去参加考试,进入初级师范,接着上中级师范,然后保送安徽师范学院(后更名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读书。漫长的师范经历,使得他对于教育与学校对人的意义有自己独到深沉的体验和别有会心的思考。当时安徽师大名师辈出,学术氛围浓厚,宛敏灏、张涤华、张煦侯、卫中璠等一批杰出学者勤奋耕耘,弘文励教,培养了先生热爱学术,敬畏学者的品质,使先生认识到,学术与教育都需要师生健全的人格去独立的思考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1961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十几年间,他广涉古代文学的主要领域在多难的年代,人性的扭曲导致人性残缺,先生研究古代文学,能够从文献、文学文本和现实中感觉到关怀的伟大价值。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将唐诗研究作为自己的学术选择,后来又特别以李白、李贺、李商隐为对象自有其合情合理的理由。
余恕诚先生的学术关怀,体现着对研究对象选择与发现问题的基本路向,这两者都指向关怀。在50余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具有“审美力量”的作家和文本始终吸引着他,成为他的重点研究领域。他以理想的光彩观照古代士人和诗歌与生活、人性的关联,以此作为唐诗文本美的力量发现的依据。比如余先生分析杜甫《北征》时指出:杜甫既痛心疾首地揭示了乾坤疮痍,又欣慰地写下了山中幽美的自然景象和与家人团聚的场面,也是表现了对于恢复人间正常生活的向往。“从这些优秀作品里,我们有理由引出这样的信念:艺术应再现生活美和人的精神美,应有一种扬弃异化、指向健康生活的回归力。……唐代那样一个社会,在封建时代固然得天独厚,使唐诗有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表现,但唐代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对我们也有启发。由于他们特别倾心于生活,热情地加以追逐,他们的生活内容也就丰富而充实。这有力地成全了唐诗,使之与书卷气几乎绝缘。唐人不是靠把学问演绎成诗,也不是以思考代替生活,他们亲自置身于生活浪潮之中。对于时代潮流的涨落、生活的冷暖,有着直接的切肤的感受,从而表现了对于实际生活的最热心的关注和从中迸发出来的真正歌哭。”从这段话的关键词可见,他的研究并非单纯以学术为目标。盛唐时代,特别是杜甫生活的时代,也是人的内心苦难与未来展望都比较迷茫的时期,期待健康的生活成为人的追求,因此,尽管社会动荡,但他们对明天怀有信心,故而特别“倾心生活”,希望生活健康美好起来。余先生对杜甫的分析文字,指向的是人的心理现实和情感态度,在形上层面指向人性的进步与回归。
若说余先生对研究对象选择与发现问题的路径指向现实关怀,那么他的绝大多数成果,始终离不开文学的内部与外部,文本内质与外形的整体观照。因为在他看来,无论内部外部,内质外形,不仅是一个难以分开的有生机的整体,而且内与外,都与时代的情感表达与作家的体验相关,所以他即使论文体,论语言,论话语结构,其学术价值取向也坚持与内容、内质同步。在他看来文本无论内外,皆浸透审美精神,故而他的学术话语是一种内外全面的关怀。他在《唐诗风貌》第三章,论初唐诗坛的建设与期待,涉及宫廷诗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宫廷内外诗歌在发展中的互补,最为核心的内容则是论“风骨离不开性情”。由于伴随盛唐的各种社会条件对性情的催发,才迎来大潮涌起的盛唐时代。在先生看来,文本形式和话语结构也是性情的产物,文学形式可以通过文本的结构去进行审美的关怀。
论唐代叙事诗与叙情长篇,余先生仍然发现诗歌的内外都可以有关怀。在这一问题上,他凭借大量文献,发现唐诗中的一种文体可称为“叙情”,“叙”与“情”,分别指向体制和内质。可以说唐诗的“叙情”,是艺术在形态和内在精神对人的双重关怀:“叙情长篇的出现,是中国五七言诗歌在抒情和叙事两方面都积累了足够的艺术经验,同时又吸收了辞赋的思想艺术营养,逐渐发展起来的。……从诗体看,它终究是五七言诗自身演进过程中的产物”。先生论叙情诗格局、语言错落、话语组合、铺陈描写、才华挥洒,最终归结到“文人大气包举的胸襟魄力”,归之于“社会生活空前富有活力的唐代”。
余先生在学术活动中,力求以广大的人文覆盖面将人的发展所需的文化元素尽可能多地发掘出来。他的学术范式是传统的,但能够以人文关怀、现实关怀和审美关怀的三维视野去发掘学术资源的“关怀”内涵,他的学术研究运用了四种基本范式:作品欣赏、文学文献、文学文本阐释、理论总结,运用这四种范式能够更多的、更有效的与古人对话,发掘利用传统人文精神,养人生灵动之气,目的是以广阔的人文覆盖面,尽可能培育校园人群和学生的健康完整的心灵。
余先生的文学欣赏最能陶冶性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参加了《唐诗鉴赏辞典》的撰写。他的赏析是学问,但往往从诗歌文本的情感进入,展示出浓郁的诗情和美好的人性,读者可以从中得到抚慰和展望。比如,对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赏析,就是学问与“养人心”的双重合奏,启发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内心营造健康美好的人际心态。文章开篇引述沈德潜《唐诗别裁》,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认为孟诗用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其实是指出孟浩然在平淡中见真诚,见深情,见人应该有的生活。余先生认为《过故人庄》的诗歌世界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似乎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交往形式。以“鸡黍”相邀,可见待客之简朴。而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更能为对方敞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朋友之间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而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在他的赏析文字真彩内映,所以出语和孟浩然的诗歌一样洒落,浑然省净,显示了学术的文化魅力,这样的学术没有“浓饰盛妆”。读完文字,我们的内心会亮堂起来,如同和煦的春风拂过心头。
余恕诚先生的文献整理研究同样充满关怀。这一领域最为人称道者,乃是他与刘学锴先生合作的《李商隐诗歌集解》,傅璇琮先生誉之为“扛鼎之作”。莫砺锋先生曾在《人民政协报》撰文谈到这部五卷本的著作,深深感叹:“这是一本肯定会传世的学术著作。李商隐的诗歌,向称难解,金代的元好问就说过‘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但是刘先生和余先生很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李商隐诗歌集解》的笺注部分,体现了两位先生的学问和功力,此书的解,也就是两位先生谦称为‘按’的部分,则体现了他们的灵心慧性。清人钱谦益注杜诗,曾在序中引用其族孙钱遵王称赞此注的话:‘凿开鸿蒙,手洗日月。’意思是杜诗虽像日月,但以前蒙着一层灰尘,是钱谦益的注释把日月洗干净了。”我觉得此话用来评价余先生和刘先生的《李商隐诗歌集解》,恰如其分。
文学文本阐释和理论总结体现着余先生最为杰出的生命关怀。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纯学术的,同时又隐含对有血肉的生命机体的关注。科学研究的生命样态在余先生的学术活动和学术话语中,让人感动地读出人的生命的美丽和顽强。他在大量文本阐释的基础上,将作家还原到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加以理论总结,最后发现文学发展变化的关键性节点。这一研究范式,始终不离开人、人情和人的生活世界。他发表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一期的《李白与长江》,带有文本阐释和理论总结相结合的性质,但其中的以“人”为核心的思考仍然明显:“李白吸收整合自然与人文多种因素,诗歌郁为奇观,震惊诗坛。他之所以能够实现整合,并升华为玮丽瑰奇的诗篇,既得力于个人的天才,更得力于盛唐文化巨大的汇通南北、熔铸古今的力量。秦汉以后,……文人们困守一乡一地的情况愈来愈少。唐代由于漫游之风盛行,官员被贬又往往远遣到江南、岭南等地,因而不同区域的地理风貌、风俗民情、文化传统,又可以从各自不同方面丰富和塑造诗人更为博大健全的性情和审美精神,使诗人创作融汇更多或更大范围地域文化成分,具有涵盖广阔的大家风范。”这样的分析句句都指向着一个健康而富有生机的人,有理论渊源,但不着理论痕迹。读这类学术文字,读者会被吸引、思考或反观自身。在这里,李白不仅仅是李白了,他可以成为每一个人的镜子。这类学术文字告诉读者,李白这位生于西域,长于巴蜀,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各地漫游的大诗人,是以广阔的眼界和胸襟接纳各处事物而不凝滞于某一方隅的。不拘于一隅,故而不偏陋;走出巴蜀,沿江东下,漫游各地,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故而带着博大浪漫、宏大之气和新鲜的作风与题材,引起一时景仰。这样的学术文字,不仅仅是教会人们如何开阔胸襟,如何写出阔大雄深之作,而是告诫人们应如何使生命的机体保持茂盛的生机。
余恕诚先生学术研究中的关怀是多样的、全面的,涵盖从现实关怀到人文关怀;从古典精神到当代价值;从学术关怀到教育关怀,是当代学术留给人们的一份心灵感动。
原文阅读地址:
人民政协报: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5-12-21&verOrder=12&banzi=11&paperType=rmz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