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西文化与文论学术沙龙第27期:深渊之中必有救赎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居间性

编辑:钱芳 预审:李伟 终审:项念东  发布时间:2021-10-09

9月29日下午3时,第27期中西文化与文论沙龙于花津校区文学院五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黄江博士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深渊之中必有救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居间性”的学术沙龙。文学院教师刚祥云、战宇婷以及文艺学、文艺美学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本场沙龙由文学院教师李伟教授主持。

首先, 在讲座进行过程中,黄江博士以名画《背对者》为切入对象,引出对浪漫主义运动的深思,并分析了浪漫主义缘何在绘画中具体呈现。紧接着,他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奠基人施莱格尔为例,探讨了新式文艺思潮影响与早期浪漫主义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其中,他提到当今时代已经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使用一种贫乏的理性语法来构建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恰恰是在“内在性”的审美存在论当中,德国早期浪漫派看到了一个破碎的存在语法,它被暂时困在自己有限的类别限定中。故而浪漫主义那代人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试图扭转超越者与超越性的分离,并在一个神性被褫夺的自然中恢复一个参与性的存在语法。实在论在早期浪漫派中的核心重要性,使人无法将该运动单薄地理解为主张一种失落的超越性或一种迷醉的内在性的唯心论。浪漫主义的目的是通过浸透着反讽和隐喻的艺术,来展示所有业已实现(过去)和即将实现(未来)的“当下即刻”都参与其中的超越性共在。

其次,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具体问题,黄江博士作了相关回应。与此同时,他特地强调一种“反讽”的巨大作用,并举例《追忆似水年华》予以说明,并从中呼吁一种新的审美主义话语的出现。

最后,由李伟和战宇婷两位老师分别作了简短交流与总结。其中,李伟老师进一步解释了此次讲座中所涉及的“居间性”之丰富义涵,并鼓励同学们平时要多读哲学著作,养成良好的哲学素养。战宇婷老师也谈到所谓的浪漫主义是居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的相对中间状态,而追寻意义就是在叩问浪漫。此次学术沙龙活动,在气氛活跃中,获得圆满成功。(文学院 刘欣)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