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于幽明之间:《周易》中的象论
10月19日上午,中西文化与文论学术沙龙第28期,在文学院四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所长、静涵书院院长潘德荣教授为本次学术沙龙作了题为《求道于幽明之间——<周易>中的象论》的精彩学术报告。文学院李伟教授、章池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戴兆国教授、胡万年教授、王子廓老师,以及文学院文艺美学、文艺学及相关专业硕博研究生共四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沙龙由文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潘德荣教授深情回顾了在师大工作的岁月,并道出了他的学术之路与文学院之间的历史渊源,令人神驰。然后,潘老师从此次沙龙的标题入手,指出“幽明”一词出自《周易·系辞上》中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从而引出了《周易》中的“象论”与诠释学之间的学术关联。借助黑格尔对认识阶段中感性、知性、理性的三分,潘老师分析了“象”在感性与知性层面下分别指涉的内涵:客观存在的物象与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认识论中“象”是位居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可以视作是诠释学中的知性范畴,并就此指明了诠释学与认识论之间的关系,认为诠释学是徘徊在幽明之间并旨在解释生命之谜的学问。
接着,潘老师继续借助黑格尔所提出的认识过程中由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内在逻辑,分析了表象所具备的中介性、相关性、简单性和一般性的特征,指出诠释学立足于表象,尤其是事物自身的表象,进而提出《周易》中并没有像黑格尔那样将客观自然物的表象与意识中构造出的表象区分开来,而是将其视作一个整体的理论观点。潘老师还提到,《周易》的设卦观象,其实是以符号的形式将宇宙万物固定起来,使人从有形之象中悟出无形之人生大道,从而沟通人道与天道、人心与天心,至此方能称之为由“幽”及“明”。随后,潘老师还就诠释学的命名问题、德行诠释学相关问题与参加沙龙的同学进行了亲切的互动。
讲座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戴兆国教授进行了学术总结,他认为潘老师德行诠释学的提出有破除本体论诠释学与方法论诠释学二者壁垒之功,必将成为诠释学的又一次历史性发展。李伟教授对潘老师精彩的讲座表示感谢,并从诠释学史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德行诠释学”所可能有的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认为潘老师以哲学思辨分析学术问题的方式,值得文学院研究生进行学习,文学的学术研究应有打破学科壁垒的“新文科”视野,只有将哲学思辨、史料爬疏与文学研究紧密结合,才能做出有深度、有价值的学问。(文学院 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