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门极边缘化的选修课,到而今带着数个国字号光环的公共基础课,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用了十年的时间。风雨之中走的很艰难,但也很有收获,因为它是我们在不断升级转型中求发展的十年,也是一个普通的教学团队凝心聚力求进步的十年。
顺时而谋,调整思路
安徽师范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创建于1961年。其开创者,是时任中文系主任的著名语言学家张涤华教授,而当年的授课教师不多,其中有当时刚从北大调任本校、后来成为国内著名唐诗专家的刘学锴教授,以及教材教法教研室主任濮之琦先生。随着高教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始,中文系专门成立大学语文教研室,配置了专任教师5人,面向全校非中文专业开设选修课。然而,大学专业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决定了学生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21世纪初,全国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诸多素质课开始创立或重设。2005年,大学语文被列为科类基础课面向全校开设。随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通识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学校教务处于2007年和文学院协商,从文学院相关学科专业中选拔优质师资重组教学团队,力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新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确立的首要任务,就是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心,着力提升学生对语文以及母语文化的学习兴趣。我们以“人文语文”概念为核心,努力通过经典文本探求文学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文学,增强教育对象的人文素质,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文理渗透,增强学科间的融合,探索文化育人的模式。我们所希望的,就是使高校师范生成为具有完善人格与文化情怀的人,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2008年,大学语文被学校确立为公共基础课,面向全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终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经过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2010年6月,大学语文获批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我们为课程发展确立的特色就是:“立足传承文化经典,走精品化建设之路。”首先,以“人文语文”理念为核心,在教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将“人的发现与人的精神成长”融入语文知识教育,凸显大学教育“成人”的目的。其次,在精选文学经典篇目组织教学的同时,增强“经典诵读”元素,帮助学生在阅读、分析、欣赏中华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用今音朗读、古调吟诵、古诗新韵等多种形式切入经典作品教学,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学习热情,拓宽大学语文教育渠道,使蕴涵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理念得到立体化的展现。再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程组成员明确树立“精品课程”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效果,努力追求“精品”境界。
为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提升精品课程的精品效应,2010年9月,我们开始面向应用型专业开设“大学语文经典诵读”通识课,并于2011年初,在国家级教学名师余恕诚先生的关注和支持下,《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材正式出版。同年,团队以“《大学语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与拓展研究”为题申报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获批。2012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成果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大学语文》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成功,顺利通过“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10月在教育部“爱课程”网上线,实现课程资源效益的最大化。2015年7月,“大学语文”荣获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享用期5年;同时在“爱课程”网上的学习用户数已逾万名,在全国3000余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本科类课程中名列第四。
荣誉与压力是同步的。如何进一步增进课程发展的内涵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2014年,团队以“混合式教学与多元化考核”为题申报学校课程考核改革项目,获得立项。同时,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条件下,团队顶住种种压力于2014年申报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并获批。2017年元月,“大学语文”慕课在安徽省网络课程中心(e会学网)上线。同时,我们将之引入校内课堂教学实践,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十年风雨,大学语文课程连续取得了诸多阶段性的建设成果。我们认为,顺时而谋,及时调整课程发展思路,这是一个有益的经验。
因势而动,重组资源
一流的教育教学,离不开高品质、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十年来,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带头人的核心骨干作用,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因势而动,不断凝聚各种优质师资,在团队建设上下功夫。2016年11月,“大学语文”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新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团队正式建立于2008年。这支团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相关学科专业优质师资的凝聚与互补。团队成员由学院相关专业内教学水平高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组建而成,如省级教学名师詹绪左,校级教学名师杨树森,“评师网”2011年安徽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之一侯宏堂,安徽省教坛新秀芮瑞等。他们获得过各级教学奖项,更有厚实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支撑,为大学语文这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学术储备,为课堂教学准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为优化师资结构提供了有效支撑,也形成了专业深厚、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
十年来,我们始终重视师资的选择和培养,不断优化团队结构。努力盘活各项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课程组教学梯队;坚持开课前试讲制度,发挥课程带头人、核心骨干在思想素质、工作作风、教学理念、授课水平等多方面的“传帮带”作用,进一步通过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科研团队组建、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等多种方式,完善师资培养机制,增强了团队的实力,保证了本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重视成员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团队素质。2008年3月,我们即组织召开了安徽省首届“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随后多次鼓励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各类相关教学研讨会,开阔视野,强化校际联系。同时,十年以来组织集体申报校级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撰写并发表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相关教材若干部,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专业支撑。2015年,团队成员教研经验成果集结出版了《使命·探索·研究——安徽师范大学首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论文集》。
重视团队内部交流,增强师资综合实力。团队教研活动常规化、制度化,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有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坚持公开课制度,团队内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坚持每学期末集中教研活动,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学技巧等及时进行交流。
应需而为,更新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兴趣皆有较大差异。而且教无定法,每一个成熟的教师也有自己不同的教学个性。我们认为,了解学生所需,发挥教师所长,及时调整、确立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思路。十年来,我们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导思想,始终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多措并举,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通过集体备课和定期交流,统一教案、课件和授课形式,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既有利于统一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教学个性;引入多种授课形式阐释古今中外文学经典,讲解明代戏曲作品《牡丹亭》时,全面介入昆曲教唱元素,努力推进经典文化的当代传播,激发了学习热情,拓宽了教育渠道。
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对第二、第三课堂的指导,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教学团队于2010年12月发起成立了安徽师范大学朗诵艺术学会,在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中相应地增强了“经典诵读”元素;借助各类校园文化生活,多形式多渠道传播人文精神,如课程组成员面向全校开设人文素质讲座;2015年举办首届“大学语文”文学写作大赛,出版了《兴趣·学习·尝试——安徽师范大学首届“大学语文”文学写作大赛优秀作品集》,2017年又出版了《此间雅言——安徽师范大学第二届“大学语文”文学写作大赛优秀作品集》;担任学校大型学生活动评委,提升大学生演讲、朗诵水平;在教学班级成立“经典诵读学习小组”,面向成员讲授诵读要义和技巧,以点带面,推动《大学语文》课程内涵的改革与创新,藉此以几何级数放大学习小组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对文化经典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与此同时,积极尝试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授课学生的专业兴趣有效结合。2018年,团队负责人俞晓红教授结合多年为卓越司法人才实验班授课的经验,借助大学语文MOOC平台,推动实施“翻转课堂”,以宋元明涉案经典短篇小说10篇作品为例,组织学生从起诉书、辩词、判决书、案情分析(或新闻报道)四个角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组作业,将学生完成的作品编为《法眼看文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拓展了学习空间。
发展之路永无止境。顺时而谋,因势而动,应需而为,大学语文十年的努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不久前,教育部高教司网站“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公示的801门课程名单中,我校“大学语文”赫然在目。(项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