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教育部语用司组织了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的高校对口部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
根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安排,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口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教师开展培训。本次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诗文诵读水平和运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挂靠文学院,为保证顺利推进培训工作,院领导和基地领导直接参与培训方案的制订和具体工作的开展,基地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陆林,基地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长周端明,文学院行政副院长陈爱兰,受训班班主任、隆林县教育局韦嘉勋组成管理团队,监督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班主任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指导教师团队由文学院10名有丰富教学和培训经验的教师组成,负责大纲制定、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计划安排和对培训师的培训;文学院5名青年教师、9名研究生、6名本科生组成培训师团队,根据既定的计划,对学员进行日练辅导;学员团队100人为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受训教师。为做好这次培训,开展了一次沙龙讨论培训方案,全体指导教师和培训师参加研讨;在11月13日和12月2日两次召集培训师进行线上研讨,分享培训感受、解决培训中的问题、就监测平台的使用进行说明等。
培训内容有两块,一是以普通话为核心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包括:普通话音系统的基本知识、朗读说话的基本技巧,普通话语音的正音训练,普通话朗读和说话的能力训练,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训练。二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知识传授和经典诵读水平的提升,包括:和语言有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中华经典诵读的相关理论,经典诵读训练等。
培训形式有两种,一是大课,结合学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采用线上大课的形式进行。共有四次大课,“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由文学院副教授、普通话教研室主任汪红艳主讲,“语音与文化趣谈”由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导储泰松主讲,“教师普通话朗读说话能力分析”由文学院教授崔达送主讲,“诗歌朗诵技巧与训练”由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项念东主讲。
目前四次大课均已结束,学员反映收获很大。二是分组培训,本次参训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教师共100名,每5人为一组,每组配备一名培训师,负责学员的日练辅导,各位培训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布置作业、回收作业、讲评作业,采用多种形式与学员互动交流。各位培训师工作认真负责,绝大多数学员态度端正,参训热情高。两种培训形式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整体教学与分层辅导并行。通过前一阶段的培训,学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被有效调动,普通话水平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培训阶段有两段,第一段2021年11月1日—2021年12月底,其中12月上旬前主要培训内容为普通话声韵调正音、语流音变等,12月上旬后主要培训学员运用普通话成段朗读和说话的能力。第二阶段2022年1月初—2022年1月底,其中1月25日前主要培训学员运用普通话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也包括普通话正音、朗读说话技巧等,1月26日—1月31日主要为总结、优秀作业展示和评价。目前,第一阶段的培训工作已接近尾声,学员储备了更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普通话水平整体提高,增进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学员们对于指导教师的授课与培训师的辅导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在对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教师语言文学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中坚持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传承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对广西隆林教师开展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是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贯彻国家语言政策、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