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西文论与文化学术沙龙第34期】袁济喜教授:“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编辑:钱芳 预审:陈爱兰 终审:项念东  发布时间:2022-06-06

5月29日下午3点,中西文论与文化学术沙龙第三十四期采用线上讲座方式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袁济喜应邀发表题为“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的学术讲演。讲座由文学院李平教授主持,文艺教研室老师、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袁老师指出,“默”作为中国思想文化术语中为人熟知的概念,来源于先秦典籍,基本含义是沉默、默记之义。至唐宋,有时又与默会的意思相联系。之后,晚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将“默”引入了诗学领域,清代叶燮在《原诗》中将“默会”作为诗学领会之要径,正式奠定了“默”这一概念的诗学地位。“默”作为一个术语和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与美学意蕴。在人生态度上,“默”往往与一定的立场与价值观相联系;在认识论与审美观上,又与特定的思维方式相联系,彰显出审美心智。

首先,“默”作为一种人生态度的择取。在先秦诸子中,“默”在孔孟和老庄处大体上指一种韬光晦迹的生活态度,强调默默无闻的作出贡献而不改变志向。在《中庸》中,“默”作为人格精神的关键词得到了扩展,是中庸之道的践行,被赋予真善美合一的价值。在东汉晚期,“默”愈发具有反抗黑暗,洁身自好的价值。至魏晋,“默”成为许多士人的处世之道,以默为美的观点成为当时的名士风度与美学风范。

其次,“默”作为一种审美心智的绽放。朱熹强调了“默识”这种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特点,将孔子的“默识”概念注入理学心悟的新内容。至禅宗,“默会”不能靠理性思维获得,它与审美心灵感受有直接关系,通过心灵暂时的闭环而达到游心内运的效果,凭借虚静与默会达到心游万仞,思接千载的想象境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玄默”作为一种灵感般的创作运思方式,通过玄思默会创成,使创作臻于胜境。至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默”开始作为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相统一的概念来运用。之后,清代叶燮于《原诗》中指出了默会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强调诗歌鉴赏要通过默会之法达到对诗歌心领神会的整体审美关照,“默”这个概念和术语在此始臻成熟。

最后,“默”在中国美学中的深层内蕴。鲁迅先生曾对中国传统的沉默文化做出深刻论述,在批评中国人麻木沉默的国民性格同时,也对沉默中潜藏的力量予以充分肯定。南宋包恢在《答傅当可论诗》中强调优秀文艺作品有在沉默中振响的特性。宗白华先生则认为,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是中国艺术的两元,这两种思想观念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美学与文艺生生不息的内在生命力。

李平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袁先生指出的“默”这个范畴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空”、“空白”等范畴异曲同工,但真正把“默”贯穿中国古典美学和人生始终的较少。对“默”范畴的开掘,可见袁先生的独到眼光,开启了新的审美范畴的探讨,具有独创性。整场沙龙学术氛围浓厚,同学们积极思考,获益匪浅。(文学院 严景洁)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