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西文化与文论学术沙龙第41期·关键词系列之三】 石涎蔚博士讲“内爆”

编辑:孙霁雯 预审:李伟 终审:项念东  发布时间:2022-09-26

9月23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西文化与文论学术沙龙”第41期在学苑五号楼第一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沙龙主题为“‘内爆’:生成与变异”,由石涎蔚博士主讲。沙龙由刚祥云老师主持,战宇婷老师点评,副院长李伟教授和文艺学教研室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沙龙伊始,石涎蔚老师首先指出,“内爆”原本是一个物理力学名词,指的是物体向中心爆炸或坍塌,但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媒介理论家米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却赋予内爆全新的内涵,他借“内爆”来指称在电力的自动化时代,媒介带来了感知的变化,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协作与活动形态的变化,社会空间的变化,等等。电力自动化时代的特征是整体化、无中心、多点散发、深度卷入、迅雷速度、拥挤和膨胀,由此媒介(技术物/人造物)使得感知、关系、协作形态、社会空间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麦克卢汉称之为媒介的内爆,即媒介所引发的效应。

接过麦克卢汉“内爆”的传送棒,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描绘了一幅残酷的社会文化图。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的“物”(object)已由实用的功能性向非实用的功能性转变,“物”变成可无限复制和替换的符号。在消费社会里,我们消费物,其实是在消费符号。物的实用性、唯一性、功能、意义已经消失了。我们处在一个模拟物像(拟像)、模仿真实(仿真)和超越真实(超真实)的社会,社会和文化已经跌入了一种符号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当中,跌入了符号的内爆当中,人、社会、艺术都变得岌岌可危。

到了美国科学史家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内爆”有了新的内涵。在哈拉维看来,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边界破裂的现象已经发生。尤其是我们的知识(认识)对象之间边界,已经松动和可渗透,我们再也不能把它们看作完全独立自主的纯洁和清白的对象。石涎蔚老师列举了哈拉维所说的自然和文化、科学和技术、物种之间边界的可渗透和破裂现象,并说明边界的内爆带来了系列的解放问题,尤其是性别、物种、弱势者、他者的解放。

石老师讲演结束后,战宇婷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战老师认为,石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一种新理论和新现象的视角,即“内爆”理论。石老师通过对“内爆”的学术史梳理,向我们呈现了这一重要的学术关键词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在当下的信息技术时代,“内爆”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看待社会、文化、艺术的视角,值得深入研究,也值得深入思考。

石老师的讲座激起了在座同学的激烈讨论。针对有同学关于“内爆是否主要指向一种边界的破裂?”的提问,石老师认为,“内爆”理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维度,边界的破裂主要在哈拉维那里发生,但在麦克卢汉和鲍德里亚那里主要指向媒介的内爆和符号的内爆。有同学提问“哈拉维的边界的内爆有点像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结构的范式转换,它们之间是否有关联”?石老师回答道,确实有某种程度的关联,哈拉维在著作中提到了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和范式转换,尤其是库恩的理论对女权主义影响很大,哈拉维本身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也接受了库恩的理论。有同学就“内爆”问题联想到了德勒兹与瓜塔里的“欲望机器”,并就这个问题和石老师开展交流,石老师认为,“欲望机器”在裂变、差异、生成、力度等方面比较契合哈拉维的思想,知识对象的内爆,或者说边界的内爆,就是一种新认识论的生成过程,亦是解域、解疆界的过程,还是一种通向解放的进程。另有部分同学就一些具体问题和石老师进行探讨,凸显了沙龙的意义,也显示了同学们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思考习惯。

最后,李伟教授就“内爆的涵义和意义”“理论何为”等问题和石老师进行了交流。

本次沙龙视角新颖,内容丰富,理论对接现实,讨论热烈充分,不啻为一场激动人心的头脑风暴。随着最后一片掌声的响起,中西文化与文论学术沙龙第41期完美落幕,圆满结束。(文学院战宇婷)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