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西文化与文论学术沙龙第42期】王嘉军教授:以列维纳斯的思想解读《白痴》

编辑:孙霁雯 预审:李伟 终审:项念东  发布时间:2022-10-11

10月8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曙光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嘉军教授,应邀莅临安徽师大文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圣像、惯性与别于存在:以列维纳斯的思想解读《白痴》”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中西文化与文论研究团队负责人、文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主持,外国文学教研室张磊副教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负责人张华副教授、文艺学教研室刚祥云、战宇婷、黄江三位老师,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生一同参加了本场学术讲座。

李伟教授先简要介绍了王嘉军教授勾连哲学与文学的学术背景,以及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打通文史哲的学科发展思路,尤其是必要的哲学修养与中文学科的密切关联,而王嘉军教授的本次讲座也正是这一思路的集中实践。

王嘉军教授首先指出影响列维纳斯思想最大的三个文学家是莎士比亚、普鲁斯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分别代表了欧洲文学主流中的英法俄三家,其中又尤以俄罗斯文学为甚。这也恰恰说明了不仅时代的哲学精神会影响文艺作品,反过来文艺作品也会在哲学家的阅读经验中参与构建其哲学视域,这种交互性的关联便是文艺学/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在简要回顾了《白痴》的内容之后,王嘉军教授以此为例指出了“伦理是无偿的非经济性”这一列维纳斯的独特命题,并以三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其一是“反圣像的圣像”,王嘉军教授以陀思妥耶夫斯基所钟爱且在《白痴》中多次提及的霍尔拜因《墓中的基督尸体》一画为例,结合一系列的相关解读,运用了精湛的图像学分析技艺,向与会师生展示了这一“反圣像的圣像”何以凸显“自然的蛮力”,并由之引出了基督的“神性放弃”或德里达所谓的“给予死亡”这一命题。其二,沿着“自然的蛮力”进入“自然法则与别于存在”这一主题,王嘉军教授认为梅什金公爵秉持的是一种列维纳斯所说的“别于存在”的伦理,“别于存在”与存在的一般经济学选择常常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常人看来,这些人就成了不正常的人,成了白痴。其三为“根除惯性与伦理超越”,从“技术的惯性”“死亡的惯性”和“司法的惯性”这三位一体的角度系统论述了经济惯性中的理性原则对现代人的宰制与异化,进而区分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与列维纳斯试图根除惯性实现伦理超越的“救赎历史”,最终以《白痴》当中的“守夜”意象来分析了这一伦理超越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文本中的集中体现。

讲座结尾,与会师生与王嘉军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李伟教授结合康德哲学谈及“主体”与“他者”的伦理困境问题,黄江老师对唯心主义与存在主义中的“他者”问题做的补充性区分,战宇婷老师就列维纳斯与福柯思想中的亲缘性的思考,以及有同学关于“爱人如己”式的伦理形态何以不是一种黑格尔式的辩证扬弃等问题。王嘉军教授一一作了细致的回应。最后,外国文学教研室张磊副教授做了十分精彩的点评,从文艺研究的角度区分了哲学与文学在不同研究视域中之为“目的”和“手段”的相互转换,并与王嘉军教授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文本细节和相关研究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文学院黄江)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