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教师参加“张恨水作品暨影视剧改编”全国学术研讨会

编辑:孙霁雯 预审:李伟 终审:项念东  发布时间:2022-10-24

2022年10月22—23日,“张恨水作品暨影视剧改编”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池州举行。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现代中文学刊》、《江淮论坛》、潜山市委主办,由池州学院承办。本次会议为线上线下融合式会议,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地的张恨水研究专家学者参会。文学院教授、博导方维保老师、谢昭新老师和杨惠老师参加了会议。谢昭新老师代表老舍研究会做了大会致辞,方维保老师做大会主题发言,杨惠老师做小组发言。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张恨水作品及其影视化这一主题开展研讨。10月22日上午,在隆重的开幕式后,进行大会主题发言,方维保教授做了题为《现代长篇小说的文体成长于张恨水小说的历史地位》的报告。方维保教授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文体成长这一视角,将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与同时代其他新文学的长篇小说做横向和纵向比较。1920年代中国新文学长篇小说较为幼稚,偏重对知识分子青春梦幻和痛苦情绪的表达,题材狭隘、情节结构软弱,而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则从情节、气势、结构、组织等方面超越了新文学长篇小说,是这一时期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和艺术高峰。1930年代新文学长篇小说佳作迭出,方维保教授通过将《家》《子夜》《骆驼祥子》与张恨水《啼笑因缘》《夜深沉》等长篇小说的比较,认为张恨水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市民社会的生命史上,比新文学更加细致绵密。1940年代《围城》《财主底儿女们》《寒夜》等长篇小说仍不脱知识分子题材的浪漫气息,但在结构上都各有缺陷,相比之下,张恨水《纸醉金迷》则描画了抗战后期陪都市民生活的庞大经络图,是同时代最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写实主义力作。综合来看,张恨水长篇小说创作纵贯30年,构筑了一部民国时代市民生活的雄浑史诗。

文学院杨惠老师提交了论文《“看”电影:张恨水1920年代的影评——兼论与张恨水小说的互文关系》,并做小组发言。论文详细梳理了张恨水1920年代的影评,总结了其内容,分析了其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张恨水影评与小说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互文关系,探讨了这一互文关系形成的深层原因。发言获得了会议主持者的赞赏。

张恨水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院教师多年来都持续有关于张恨水研究的重要成果,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展示了文学院教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实力,今后将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期待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杨惠)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