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古典文献学学术沙龙第15期】曲景毅教授:文献与文本《项羽本记》“侯公”事诠解

编辑:孙霁雯 预审:李伟 终审:项念东  发布时间:2022-10-26

10月24日下午14:30,“古典文献学学术沙龙”第十五期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副主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洋中华文学与文化学报》中英双语期刊主编曲景毅老师应邀为同学们带来“文献与文本:《项羽本记》‘侯公’事诠解”专题讲座。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师生200余人齐聚线上,参与交流讨论。本次活动由韩震军教授主持,同时特邀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鲁华峰老师作为对谈嘉宾。

曲教授的讲座共分为四大部分:“文献与文本、文本细读与对读、以‘侯公’事管窥刘邦与项羽、经典长谈的意义与经典文献的诠释。”首先,曲教授向我们讲述了文本的衍生与互文,以及“超文本”(hypertex)的概念,他认为“文献学的功能是帮助读者阅读和解析文本,文本细读过程是不同文献排比对勘的过程。”而后,曲教授深入《史记·项羽本纪》文本,对“历史上侯公以纳策鸿沟闻名,划定楚河汉界,功劳甚著而记述甚少”产生疑问,于是他深入挖掘,逐层剖析,对《史记·项羽本纪》所载“侯公”事逐一句解,不仅征引大量相关古籍文献作为对照,还借鉴西方接受美学的“文本的召唤结构”理论提出文本中存在的空白、空缺,质疑新旧版中华书局本《史记》相关文字的句读和校勘,由此探讨对经典文献的文本解读问题。针对如今人们对经典篇目会产生“钝感”的问题,曲教授谈到了经典常谈的意义和经典文献的诠释。此外,曲教授还向同学们传授了阅读经典的心得,他建议以文本细读的方法来阅读经典著作,边读边研究,循序渐进,精于思考,从小处落手,以小见大。鲁华峰老师对曲教授的研究成果高度评价,并通过“鸿门宴”“信陵君门客报信”等生动的事例来说明《史记》中存在的虚构和想象,以探讨《史记》的文学性与史学价值。

互动环节,与会师生纷纷就相关问题向两位老师请教交流,活动气氛热烈。最后,韩震军教授以“一小一大”对此次讲座作出了简要总结。“小”指的是问题小,曲教授观察入微,注意到《项羽本纪》中记述不多的侯公,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大”说的是大学问,曲教授引经据典,融通古今中外,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韩震军认为,曲老师的报告如同芜湖今年迟开的桂花,给大家带来了更加浓郁的芳香;鲁、曲两位老师的对谈,启示大家全面了解《史记》的魅力。

此次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有了更深刻和切实的理解,同时也开拓了学术视野,领略了海外学者的治学风采。(文学院周玮)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