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术沙龙】张晓东:惯性或惰性的转化:《温顺的女人》与《左撇子女人》之比较

编辑:孙霁雯 预审:李伟 终审:项念东  发布时间:2022-11-27

11月25日晚上7:00,走近经典系列讲座第十一期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文艺》副主编张晓东老师应邀为同学们带来“惯性或惰性的转化:《温顺的女人》与《左撇子女人》之比较”专题讲座,讲座由张磊副教授主持。

张晓东老师先用两个重要的俄裔思想家——Alexander Koyle与Alexandre Kojeve引入课题,介绍现代性的开始与人的自由的问题。Kojeve认为正是通过基督教,人发现自己身上的自由意志,而这一观点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难解难分的东西。紧接着,张晓东老师阐述牛顿力学对俄国现代性的影响。彼得大帝的改革令牛顿力学在俄罗斯风靡开来,牛顿科学成为真理、成为新的圣约。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机械哲学的出现,进而引发人们对生命必然性的认知,人们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惯性的,对自由意志的作用产生怀疑。由此,张晓东老师转而对自由意志进行探讨。自由意志在古希腊和基督教都有表达,具体可表现在斯多亚主义和东正教思想。爱比克泰德的“称是”和“内在生活理论”堪称最早的“自由意志”表述,后来成为基督教学说中的一部分。东正教思想认为人是依照神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神圣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拥有自由意志,且能够实施自由意志。人的堕落(屈从于物理法则)即是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对惯性(惰性)有比较早的挑战的是歌德,浪漫派认为“当下”是庸俗的,“生活在别处”,而歌德所理解的“庸俗”是由惯性、常规、社会约定俗成引发的惰性阻碍我们看到理想。他认为这种循规蹈矩阻碍我们看到存在的光辉灿烂。《亲和力》的主人公爱德华就是歌德的艺术所要摒弃的,爱德华无法克服“惰性”,耽于幻想与放任,不能专注于此刻,歌德由此提出“反亲和力”,而“亲和力”正是汉德克的小说《左撇子女人》的题眼。陀氏《温顺的女性》题名来自《登山宝训》,“温顺”是基督教的最高美德。小说以女裁缝抱着小圣象自杀为切入点,引出对死亡必然性的思考。张晓东老师认为《温顺的女性》是盼望得到救赎的“地下室人”的臆想,小说与《地下室手记》有内在联系。小说主人公将自己的惰性归咎于外部环境、社会因素、坏人陷害等等,他的依据总是“必然性”。《温顺的女性》透漏出要从更高层面理解自杀的事件的思想——失败或者死亡就是真实的生活自身,温顺指向救赎的方案,有一种神正论的意味的超越尘世才能达到救赎。汉德克的《无欲的悲歌》和《左撇子女人》也是由一个女人的自杀引出的文本。在《无欲的悲歌》中,作者展现了一个逃离“庸常”——生活在别处——无处可逃——自由意志被惰性吞噬——以自杀实现自由意志的悲剧;而在《左撇子女人》中体现的,则是“个体与世界的一场战斗”,是在温水煮青蛙式的“惰性”中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

张晓东老师总结道,《左撇子女人》是一部关于如何“存在”的作品,这里的存在可以上溯歌德的源头,连接海德格尔,它意味着我们在面向大地“栖居”的过程中,惰性有着很大的阻碍,它需要被自由意志超越,小说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而《温顺的女性》说的是一个被自己的惰性困扰住的人,他幻想被一个崇高的客体救赎,但到头来他的自由意志没能占据上风,导致失败。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提供了超越现实生活的维度,使得超越惰性成为真实的可能。

张磊副教授为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张晓东老师不是采用过去讲座的模式,即从已有研究问题出发,观察问题解答问题——而是在讲座中有很多其他的方面领域的问题牵引过来,和所要讨论的问题发生联系,这种思维方式非常灵活。关于惯性和惰性的问题,是从两个文本的比较,用自如的方式分析深刻联系。张磊老师认为我们的研究中缺乏学术想象力,有些作品的核心内容是有联系的,张晓东老师的思考方式给我们的研究可以带来更新的研究思路。最后,讲座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顺利结束。(文学院王思琦)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