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瑰宝。
宣纸有108道制造工序,绝大部分都是纯手工,砍皮、捣浆、捞纸等工序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晒纸是极为重要、繁重的工序之一。

三十年坚守一线生产
自1987年6月入厂以来,毛胜利在晒纸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才开始的时候对宣纸很好奇,对他有一种热爱,就是自己做的产品也受到很多中外名人一些画家的需求,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毛胜利就凭着这种热爱和拼劲,在这三十多年里一直坚守在一线,再苦再累也没有放弃。100%的出勤率,超倍的工作任务完成量,同事们敬他为“铁人”。

三丈宣晒纸“头刷”
走进毛胜利工作车间,最吸引人的是墙壁上巨大的三丈三宣纸书法作品。毛师傅向我们介绍:“三丈三宣,长11米,宽3.6米,是我们做过的最大的宣纸,是 ‘极限面积’。”百人同步完成捞纸,48岁的毛胜利成为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头刷”。
“我们从没做过这么大的宣纸,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太大很难晒得平整,也是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然后慢慢的摸索出来一套方法。”当被问及制作三丈宣的困难时,毛师傅爽朗的笑着对队员说。
保持初心不忘本分
18岁成为学徒,48岁被授予“大国工匠”。毛胜利做到了一位晒纸工人的极致。回首过去,指引并支撑毛胜利坚持下去的,是从小至今对宣纸的崇敬与热爱。
当身披荣誉时,依然保持初心,不忘工匠本分。“这是我的一份工作,这个称号就是说明我把这份工作做的比较好,虽然是一份很简单的造纸工作,但是我能够在这个行业做得很好,能够做得更加精细,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境界。”求精、坚持不懈,这就是工匠精神。

回忆起曾经当学徒时,给毛胜利印象最深的就是苦累和师父的严格。“当时我还很讨厌师父总是抓的严,自己带了徒弟才知道,这是一种责任,希望我们能够将这门技艺学到更好。严师才能出高徒”。毛师傅表示,希望这项技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承,把宣纸技艺一直弘扬继承下去。
精益求精方成“工匠”
“精益求精”是毛胜利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能够将坚持用自己多年的选择,把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然后这个大概就是我心目中的工匠精神。”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拘泥于完成任务,在遵循“古法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以期达到理想结果。这就是“大国工匠”毛胜利。
毛师傅一句“如果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振聋发聩。调研队副队长表示:“也许有时候我们不欠缺树立目标的勇气,但我们却没有坚持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因此才得过且过,只能遥望理想,无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