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九点,“国学与美学系列沙龙”讲座第三期《中西比较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味》在文学院四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雕塑》杂志的执行主编、《中国雕塑年鉴》副主编、美术评论人、策展人宋伟光教授主讲。文艺学张勇老师、美学李伟老师携美学、文艺学以及艺术学专业的同学到场聆听。讲座由李伟老师主持。
宋伟光教授首先以西方的艺术史为线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做了一个巡礼式的回顾。他认为西方近代艺术模仿哲学,而近代哲学模仿科学。因此,西方的艺术是科学体系下的艺术,绘画与雕塑更显几何美感。中国受“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具有“学用不分”“文史不分”的特点。这使得中国人一方面注重实用,在军国大事方面呈现出沉重、厚黑的特质;而另一方面,在艺术领域又追求心灵的超越与超脱。
在进行了理论的讲述之后,宋伟光教授结合中西方的雕塑,带同学们走进了艺术的殿堂。首先,宋教授为同学们依次展示了亚述雕塑、古希腊雕塑、古埃及雕塑、古印度雕塑以及中国自汉朝至近代的雕塑图片,并从细节入手,对这些雕塑的背景、特点进行了详细生动的介绍与讲解。而后,宋教授从衣食住行出发,为同学们列举了多个中西方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并对它们进行了趣味横生的比较。就服饰而言,西服体现出的独立意识与汉服呈现出衣袂飘飘的风度形成对比;在餐饮方面,“中规中矩”的西餐与刀叉的几何分割功能相辅相成,造型精致多样的中餐与筷子的灵巧方便相得益彰等等。在东西方的对比中,宋教授认为中国艺术具有阴郁之美的特征,而西方艺术则更多体现阳光之美。
在师生交流互动环节中,宋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依次作答。首先,他指出,中国艺术讲求“神为先导,形为次要”,呈现出“以神写形”的特质,故而绘画、雕塑等艺术之“不像”正是其“味”所在;其次,他认为美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最后,宋教授以雕塑《断臂的维纳斯》为例,与同学们分享了鉴赏雕塑艺术的经验。
讲座结束后,张勇老师做了精彩点评,他认为宋教授做学问的特色在于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知识结合,并且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有趣的问题,学术的严谨和趣味兼备。最后,李伟老师做了总结,他认为宋教授将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相结合的方法,对专攻理论的美学和文艺学的学者和研究生皆深有启发,他概括道:搞理论要从实践出发,做研究需“回到现场”。(文学院 胡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