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开展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节进校园活动

编辑:冯文君 预审:戴和圣 终审:戴和圣  发布时间:2023-04-20

用电影记录青春,用青春追逐梦想。为增强文学院学子对微电影拍摄制作的了解,提高对电影文学的创作意识,4月19日下午,文学院于天门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开展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节进校园活动。校团委副书记张虹,天门山校区管委会综合部部长汪暠,文学院院长项念东、党委副书记刘飞、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任张华、《大学美育》课程负责人陈元贵、团委负责人阮熹晟,微电影节活动创办人薛源、往届获奖学生代表重庆邮电大学谢宏轩和中南民族大学边晓波,以及文学院200余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与会人员共同欣赏了两部在历届微电影节中获奖的作品。谢宏轩的作品《王小康的幸福生活》聚焦于电影中的城市化叙事,以王小康在三段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展现重庆的城市发展变迁。边晓波的作品《圈羊》注重电影中的梦境叙事及存在主义哲学思辨,用架空的超现实手法细腻地讲述了藏区一个牧羊家庭的故事。在互动环节,边晓波分享了微电影的创作经历,以及梦境叙事的表现手法,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谢宏轩分享了其创作理念,他认为好的作品应该服务于国家发展,用镜头记录平凡小人物的共性,见证国家的发展变化。

 

为了让现场观众对微电影有更深入的了解,薛源、项念东、张华和陈元贵等人以《校园微电影文学艺术创作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沙龙分享。“时间是沉淀文化的惟一方法。”薛源在谈到举办极光之夜活动的初心时感慨万千。从2018年至今,薛源及其团队专注运营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节,现已举办五届,吸引了来自全球三百余所高校师生参加,他希望将微电影节打造成属于当代大学生的“奥斯卡”。陈元贵分析了在短视频时代,微电影的创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张华从微电影创作的艺术起点、艺术特征、艺术功能三个角度阐释艺术须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突出艺术的审美与教化功能。项念东在总结发言时表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引起共鸣和反思,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大胆尝试用微电影的方式来记录生活、观察社会、了解国家。

本次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节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打破了文学院学子与微电影创作的藩篱,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微电影,鼓励同学们积极用镜头记录青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微电影活动中,为电影剧本的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