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海导航】第166期 孙书磊:昆曲与中国传统文化

编辑:汪晶  发布时间:2018-05-31

529日晚,“学海导航”系列讲座第166期在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如期开讲。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孙书磊,应邀为同学们带来题为“昆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文学院多位老师及百余名学子到场聆听。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孙教授与同学们共同欣赏了昆曲《牡丹亭》片段,感受昆曲的流丽悠远,引出讲座主题。孙教授从昆山腔、昆曲与传统音乐、吟诵、昆曲与其他剧种关系、昆曲与生活古典化、昆曲鉴赏问题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他梳理昆曲与昆山腔的发展历史,辨析昆曲“四大声腔”之差异性后指出:昆曲是第一批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腔传字”的昆山腔、“以字行腔”的昆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就传统音乐与吟诵而言,“一字之长,延至数息”,声母、韵头、韵腹、韵尾——昆曲中的每个字都被要求完整唱出,节奏缓慢、风格婉转悠扬、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他以清代徐大椿《乐府传声》为例,强调其中的“辨四音诀”尤为重要,“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力强。去声分明直送远,入声短促急收藏。”接着,他分析昆曲的表演原则,昆曲表演绝非一般的载歌载舞,而是“无动不歌,非歌不舞”般的动、歌、舞的完美结合。此外,孙教授还例析一些昆曲经典名篇,“文本经典化,文词文学化”,希望同学们能有机会好好品读,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座最后,孙教授针对“昆曲热”的问题对在座学子提出诸多建议。他认为:当代青年要有感受、学习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愿望,脱俗娴静的心态、优雅宁静的氛围以及一定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

讲座期间,2016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同学表演了昆曲片段,孙教授对此给予了鼓励、赞誉与适当建议。俞晓红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她表示,孙教授从音乐传统、表演传统、文学传统、当代鉴赏视角等多个角度对该论题进行详细分析,从结构上补充了课堂学习的不足,扩大了学生视野,给予在座学子诸多启示。(文学院 文/汪宇 图/魏晓涵)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