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迎校庆·致敬吾师】悠远的心香——悼念业师卫仲璠教授

编辑:余红梅  发布时间:2018-05-04

卫仲璠先生(1899-1990),为我校著名的教育家、古文学家、古文字学家,主攻先秦两汉文学,尤其对楚辞和古文字学深有研究,学术造诣深厚,勤于著述,成绩卓著。卫仲璠先生是潘啸龙教授的授业导师,此文为潘啸龙教授在卫仲璠先生逝世后所写,刊发于《安徽师大》报上。

悠 远 的 心 香

——悼念业师卫仲璠教授

潘 啸 龙

我不能相信,卫老您,真的已离我们而去。

虽然,前些天,您在医院,也曾轻声喘息:“这次……怕……闯不过去了……”但您的目光还是宁静的,一如透过抢救室窗玻璃,照耀您病床的宁静的阳光。

您这目光,在我是太熟悉了。

记得十多年前,当我,作为您的研究生,在西校边门的楼下第一次拜望您时,您坐在藤圈椅上,正是以这样的目光注视我的。您告诉我:“研究生的学业很重,国家急需人材,要好好学,知难而进……”我望着您清瘦的面影和霜染的鬓发,知道这朴素的话里,蕴藏着一位八十高龄的长者,对年轻一辈的热切期望。我心里几乎要呼喊:“卫老,您放心,我会的!”

而您此刻的不住喘息,又使我心头作痛!

在您过去的岁月里,您曾经多少次这样,喘息着“闯”了过来。您给我们讲授“古文字概述”,在家中的小圆桌前。讲今古文字的区分,讲“六书”,讲“平水韵”……桌上的热茶忘了喝,早已凉了。您的额上,却因长时间的讲述,渗出了热汗。您喘息了,不住的喘息。我们请您休息,您却坚持说:“不必。……讲完,再休息。”

但是您并没有“休息”:七年后,您已八十八岁高龄,又在家中给我的师弟,第二届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生,开讲了古文字概述。依然是这样喘息着,渗着热汗……

卫老呵,您岂止是在讲授,您是在把自己尚存的生命,转输给党的教育事业,转输给我们年轻一辈呵!



您忽然挣扎着抬起手,您是在寻找眼镜:您颤颤地戴上眼镜,苍白的脸色才又平静下来——这动作,我当然熟悉!

那是一个秋阳如火的下午,我正在路西宿舍的斗室里誊抄文稿。突然听见了“笃笃”的敲门声,我打开门,禁不住叫了起来:“卫老!您怎么来了……”您汗淋淋放下手杖,笑着说:“来看看你。一个人做学问,很清苦呵!在写点什么?”我忙把文稿递给您,您当时就这样,颤颤地戴上眼镜,俯身读了起来。后来您说,须得“细细看”,把文稿带走了。后来,当您把文稿交还我时,我发现:上面的页边上,已密密麻麻,写满了您的批注;甚至文中标错的标点,也全给改正了!

卫老呵,这正是您用无声的笔墨,教给我的治学精神,那就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我又记起了另一个夜晚,雨声潇潇。我去您凤凰山宿舍家里请教问题——这才吃过晚饭,该是您稍事休息的时候。但踏进书房,我第一眼看到的,却是您伏案著述的背影。八支光的台灯,很暗。而您,正是这样,手扶着眼镜,颤颤地,一笔一划书写着。我劝说道:“卫老,也不休息休息?别累坏了身体!”您“哦”了一声,抬眼看着我,说:“屈大夫不是说过‘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么?……我得抓紧哟!”我望着案边厚厚一叠文稿,不禁泪水盈眶了:那就是您以90高龄,夜以继日撰写的学术专著,30余万言的《扬子法言会笺》呵!……

而今,您颤颤地戴上眼镜,是不是还想看一眼,那几度寒暑终于完稿的著作?是不是在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惦念着它的问世?

卫老,您离去的前几天,就已不能说话——您竟没能给您的弟子,留下一句遗言!但是您怦然不息的心声,弟子我却早已真真切切地听到了。因为您,分明已用您执教65年的历程,用您身体力行的一切,告诉了我:该怎样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该怎样热忱扶掖后学,该怎样活到老、奋斗到老!

我不能相信,卫老,您真的已离我们而去!




如果时光能够停止,如果生命能够唤回,我要透过泪水大声呼唤,让它停止在那永难忘怀的时刻:在雨声潇潇的灯下,看您著《扬子法言会笺》;披着火红的秋阳,看您拄着手杖,向我曾住过的路西宿舍步来;在藤圈椅上,忘了喝那圆桌上的热茶,听您喘息着,为我们讲授“古文字概述”……

(刊《安徽师大报》19901228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