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书卷,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高大挺拔的身形透着文人墨客的风骨,儒雅的举止彰显着睿智的文人气息。他,是二十年如一日潜心治学的研究者,一丝不苟做学问;他,是躬耕于讲台的无私园丁,培育一代代栋梁;他,是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学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他的身份很多,但是,褪去这些光环,他还有一个难以忘怀的身份,就是安徽师范大学1986届中文系学生。
芳华岁月,初识犹如故人归
轰鸣的火车退回家乡,蒲公英的种子从远方飘回,聚成伞的模样,一场时光倒流,时光的指针停留在三十六年前的赭山脚下,他与师大的故事从这里开始。“我在师大的四年,强健了身体是我极其重要的收获,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没有一副好身体,学问的道路是走不远的。”谈起对师大的初印象,最难忘的是男生宿舍前面的大操场,跑步、练单双杠,那里印刻下了青春的时光。高大的塔松旁,是读书、诵读的好地方,去食堂路边橱窗前总会驻足,欣赏最喜欢的书法作品。绿水清山为邻,盈盈墨香为伍,初遇美景便被其打动,书香幽远的校园环境令他不胜欢喜。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种花容易树人难。在教育的路途上,吴教授尽职尽责,用心引导,被学生赞誉为“最亲民的专业课老师”。当回忆起自己在中文系求学的时光,与潘啸龙老师的师生情涌上心头。“潘啸龙老师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老师之一,我多次在周末晚上与两三个同学一道到潘老师家里聊天,收获很多!”吴教授说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自习课上,潘啸龙老师和他开玩笑说:“我的外婆姓吴,五百年前我们可能是一家人。”就是这样朴实的话语,温暖了刚入校的他。课余潘老师会谈及班上一些学习好的同学的个性与特长,以及今后的发展空间,吴教授讲道:“现在回想起来,还基本上都应验了。”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吴教授牢记师恩,也如同当年的老师们一般,践行着师大的优良传统,将教书育人的精神传承下去。不问桃李只润物无声,几经风雨载万千栋梁,这是他和恩师们不言的约定。
山高水阔,饮其流者怀其源
相逢只恨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大学四年时光匆匆掠去,吴教授于1986年在安徽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又迈上了新的征程,相继又在武汉大学学习,并获得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后又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现担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文章160余篇,并出版十余部著作。在纷繁的时代里,他一丝不苟地走在学术探究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培育着一代代英才。
文以载道,史以明智。回顾走来的一路,在中文系的学习为吴教授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安师大对我最大的影响是重视基本经典作品的教学与研究,为我日后的研究做了很好的基本功训练。”他在大学期间培养了有十分规律、行之有效的长期阅读习惯,背诵了大量古代文学作品,领悟东方哲学思辨著作的审思明辨;广泛阅读了现代西方的文学经典名著,撷取他们文字中闪烁的哲学光辉。他保持阅读的习惯一直持续至今,积蕴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博大的人文情怀,融合了文学理性与哲学前瞻性,指引他前往哲学之路。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不倦的教风,朴实的学风,无论是在大学讲台,亦或是学术殿堂,他都为自己曾是师大学子而骄傲和自豪。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吴教授暂别学校,离开那方故土,离不开的是那份精神。“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师大精神深深镌刻在他的心间,久久不能忘怀。
言短意长,师大情谊驻心间
日月光华,历经风雨,安徽师范大学几经波折、几经变革。物换意犹在,不变的是游子对家的依恋,如同吴根友教授对母校的怀念与祝福。2018年是安徽师范大学建校90周年,也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建院90周年,与时俱进的知识的涵养与思想的激荡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师大学子,成就了历史和今天的母校文学院中文系,形成了一种诚朴厚重的学术传统,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师大人不断前行。
值此之际,吴教授对母校与母院90岁诞辰致以祝福的同时,也深情寄语莘莘学子,要把文学所具有的理想性特征坚持到底,落实到人生的实际生活中,做一个始终充满理想与想象力而又脚踏实地的人,让人生带有诗意。希望他们学会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的钻研,提高自我精神境界与思想水平,同时保护好自己理想与想象的翅膀,既脚踏实地,又不被生活的琐碎与平庸所吞噬,并鼓励青年学子勤奋学习,砥砺前行。
永远对文学致以崇高的信仰,在纷繁的世间诗意地栖息是吴根友教授不变的追求。昔日学子已为名师,感染着一代代学子。那塔松下的悠悠诵读,道路橱窗前的驻足,一点一滴,盛载的都是他与师大的故事。文以载道,学以化人,这是师大情怀的延续。(文学院 宁文静 黄晓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