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齐奏发展新乐章: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发展纪实

编辑:余红梅  发布时间:2018-01-27

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时值岁末,文学院语言学科教师对照既定目标,进行全面回顾检视,以明晰自身优势和不足,更好地谋划新征程。一年来,他们同心合力,商议学科发展,或致力教学科研,或交培训提升,或开展社会服务。酷暑骄阳下,冰天雪地里,城市田野间,见证了他们忙碌的身影与辛勤的汗水。

谋定后动施压力语言学科教师一贯将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作为发展的压力,将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作为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学期结束更是及时总结梳理,建立良好沟通机制。2017年7月3日上午2018年1月6日学科分别召开了教学科研工作务虚会与年终总结会。会议充分肯定了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也直面存在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探讨造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重点围绕课程教学安排、本硕教学衔接、团队科研特色彰显、教师教学科研发展规划等事项进行了深入沟通。大家有意识地对比了学科及部分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地位;讨论了语言类课程在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发展空间;分析了科研团队业已形成的研究领域及新的科研增长点;剖析了自身教学与科研的不足;既认真总结经验,也提出改进建议。

储泰松教授在年终总结会上希望学科老师各尽其力,各司其能,既着眼于当下,又放眼长远。围绕聘期目标,规划教学科研,做到教学科研相辅相成。

团队沙龙增合力。语言学科教师精心组建的“汉语历时共时多界面研究团队”与“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团队”,2017年双双获批文学院优秀创新团队。两支团队依托学科平台,加强科研协作,分享研究经验和最新科研信息,共同推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凝练最新研究方向,致力于打造梯队布局合理、学术交叉共融的科研创新团队。团队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2017年新增国家语保工程项目2项,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及普及规划项目各1项;2017年在《文艺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等知名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科研论著与教材如《英汉名词短语的对比研究》《汉语肢体动词发展史研究——以六组基本词为中心》《国外汉学概论》等;稳步推进“汉语习得偏误语料库”与“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依托团队的“语言学沙龙”与“传播汉语沙龙”分别举办了7期和4期。沙龙既在专业教师内部交流近期教研与科研成果,也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或交流学术前沿与热点问题,或与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畅谈治学理念与研究方法,或在研究生课程穿插前沿学术报告,或与本科生分享职业规划与发展。如台湾清华大学蔡维天教授不但分享了他在句法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举行了交流座谈会;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吴福祥研究员与王灿龙研究员也分别带来了语法化和语言应用方面的深入思考,也帮助学科发展进行谋划指导;上海师范大学张谊生教授与陈昌来教授关心学科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并就他们关心的教学与科研等问题答疑解惑。沙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突出,为团队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搭建了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

团队坚持科研探索的同时,在教学上也一贯坚持“传帮带”的模式。孔令达、詹绪左、储泰松、崔达送、熊仲儒等知名教授皆悉心教导,助力青年教师站稳讲台。近年来,青年教师获得多项教学荣誉:省级教坛新秀2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2017年,潘晓军老师分别获得安徽师范大学第十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和文学院首届“最受欢迎的教师”称号。

学术交流添活力。语言学科教师以开放的心态,主动融入到学术交流中,通过会议承办、会议参与、进修访学等多种方式,推动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

在学院支持下,学科先后成功承办了两次高水平学术会议:2017年3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第五届音韵与方言青年学者论坛,2017年6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第二届汉语方言中青年国际高端论坛。学科教师积极参加海内外学术会议共计15人次。

为了更进一步巩固方言调查成果,帮助更多教师熟悉其流程和步骤,2017年2月28日至3月6日学科选派多名青年教师赴河南科技学院参加了中国语保工程汉语方言调查培训会(第二期)。

2017年7月14日至16日潘晓军老师和顾军老师参加了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2017年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与发展高级讲习班”。两位老师参加完讲习班后,及时与学科教师交流了培训收获,并表示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更好地服务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2017年9月至12月,胡承佼老师和潘晓军老师分别赴日本大阪产业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访学。访学期间,他们主动旁听专业课程,学习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交流;同时,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访学结束后,他们在交流中均表示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收获颇丰,圆满完成了访学任务。

留住乡音展魅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是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领导实施的一项国家重大语言文化工程。语言学科教师积极申报,将根植乡土的乡音如实调查、整理、记录,感受乡音乡情里更加真实的安徽。

2016年,徐建老师和博士研究生张爱云承担了两项中国语保工程安徽项目;在中国语保工程安徽省项目推进会上,他们作为优秀结项代表介绍了方言调查和课题实施的做法和经验;2017年,徐建老师和朱蕾老师又分别承担了两项中国语保工程安徽项目并按时结项,他们深入枞阳和泾县两地进行系统调查,并受聘为专家组成员对全省语保项目进行全程指导。

7月4日至7日,詹绪左教授领衔的省级“名师工作室”利用暑期集中时间,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赴安徽太湖进行方言调查。他们不畏炎热,挥汗如雨,深入基层,在田间地头采集真实语料,调查方言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翻山越岭,自发前往较为偏远的太湖北中,看望在这里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师大学子和留守儿童们。

社会服务显效力。语言学科教师除了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继续保持优异成绩以外,在社会服务方面,也可圈可点。

崔达送老师安徽省第三届省督学任职期满,续任安徽省第四届省督学;11月4日至5日,受邀担任安徽省首届“中华情”外国留学生中华文化风采大赛评委;多次为国培班学员讲授语言运用与语文教学等知识。

周元琳老师作为芜湖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多年来热心从事传统文化推广工作。2017年由芜湖市妇联推荐,获“第二届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荣誉称号。

曾荣获首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先进人物”的徐莉老师,每周日上午都在芜湖市鸠江区文化馆“皖江国学公益讲堂”做文化志愿者,至今已坚持六年。

2017年,语言学科教师依然忙忙碌碌,工作与活动形式多样。虽呈现出不同的零碎片段,但奏出了一首首奋进的乐曲,既有沟通交流,致力于学科发展的“交响曲”;也有合力调查研究,发挥各自优势的“协奏曲”;还有资深教授帮扶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圆舞曲”。2018年,他们将继续凝聚学科智慧,努力完善学科品牌,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建设一流学科而继续努力!(文学院)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