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学海导航”系列讲座第159期“手语的语言学研究漫谈”在文学院行政楼三楼报告厅如期开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龚群虎教授应邀担任主讲。文学院教师熊仲儒、饶宏泉、温志权、陆昌萍及百余名学生参与此次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储泰松主持。
龚教授以他在聋哑学校任教的经历为导入,讲述了在此期间他受西方手语研究启发,决心填补国内手语研究空白并潜心于手语研究之路的过程。龚教授首先以“手语是否以有声语言为基础”和“手语是否是独立的语言”等问题引发在场同学们的思考,又进一步从“手语语言学的兴起和历史”与“手语语言学基本概念”这两个部分进行深入介绍。在谈到“手语语言学的兴起和历史”时,龚教授以叶裴声、徐通铿的《语言学纲要》中的内容为例,论证了手语作为语言学发展的过程,即1960年为语言学的革命时期,1960年前手语以有声语言为基础,1979年后证明手语是人类的语言。对于“手语语言学概念”这个问题,龚教授从同时性与序列性、象似性、空间的使用、中国手语与手势汉语、表情体态和有声语言书面语的借用这五个方面进行讲解,他表示手语有位置、手型和运动三个特点;序列性是由发音器官发音的不充分而产生的;手语通过模仿有形的事物,从视觉角度表达语言,与所需表达的事物产生联系;并用打电话、聪明等手语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象似性的内涵,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例子,在丰富讲座内容的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
龚教授的讲座话题新颖,条理明晰。他以跨界的文化视角,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现了手语语言学的独特之处,引发在座师生对手语语言学的深刻思考。讲座结束后,龚教授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举出实例做问题延伸思考。同学们仔细聆听,并认真记录笔记。
讲座结束后,储泰松院长进行总结。他讲到,龚教授作为国内手语语言研究的第一人,在这一方面有很深的的造诣。他的研究分享为我们解答了如何用我们学过的语言知识,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储院长还讲道,手语语言学研究是学术的研究,更是一项爱的事业。在经济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有理由相信手语的研究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它的影响也将更加的深远和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