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腔曼妙遏行云,戏韵幽雅传古今。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戏曲文化素养,促进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生的专业学习,11月8日下午,苏州昆剧院吕福海一行应邀来至我校,在花津校区理科大楼报告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昆曲推广宣传活动。活动由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主持,校团委副书记张园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负责人张华、大学语文课程组负责人芮瑞等十余位老师到场观看。来自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和戏剧戏曲学、艺术学理论的研究生,以及大学语文课程所在专业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整场活动。现场氛围浓郁,座无虚席。
活动第一个环节是“昆曲魅力”专题讲座。主讲人吕福海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苏州昆剧院党支部书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他是20世纪昆曲复兴后第一代名角王传淞、周传沧的亲传弟子,又曾向刘异龙、姚继荪、范继信、林继凡老师学戏,擅演《十五贯》中的娄阿鼠、《钗钏记》中的韩时忠以及《水浒传》中的张三郎等。曾导演昆曲《西厢记·红娘》、昆曲传统版《钗钏记》、昆曲青春版《白蛇传》,昆曲中日版《牡丹亭》、昆曲吴风版《牡丹亭》及实景版《游园惊梦》等。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促进昆剧艺术奖”以及多项国家级艺术奖励,为昆曲的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吕福海老师主要从昆曲的起源及发展、特点、基本表演手法、行当、表演特点五个层面展开介绍,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了昆曲文化的独特魅力。他认为,昆曲并非“百戏之祖”,用“百戏之先”来形容更为妥当。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悟昆曲“唱、念、做、打”四大艺术手段的韵味特点,吕老师在现场亲自示范了几大行当的言谈举止,充分地体现出昆曲“雅字当头”的典型特征。吕先生的表演收放自如,诙谐生动,令在场师生掌声雷动,赞不绝口。在随后的学生提问环节中,吕福海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关于昆剧演员跨行当表演和昆剧的未来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昆剧演员应当拓宽戏路,突破自我,昆剧应当走向雅俗共赏等见解,令同学们获益匪浅。
在示范表演环节,苏昆优秀青年演员唐晓成、李洁蕊、周婧带来了《牡丹亭·游园》《牡丹亭·惊梦》《牡丹亭·幽媾》经典片段的表演。柔婉的唱腔,曼妙的身姿,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将一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令在场师生体会到传世经典的曼妙魅力。
互动环节中,九位同学自告奋勇上台,分别向三位演员学习小生、旦、小花旦的不同动作,近距离感受昆曲的魅力。同学们细心观察,认真模仿,赢得了台下阵阵喝彩声。
最后一个环节是汇报演出。来自17级汉语言文学和17级戏剧影视文学的新生徐淑婷、熊孙倩戏服上场,为观众们表演了自学的【皂罗袍】和【好姐姐】两支曲子。吕福海老师给予充分肯定,连口称赞“很棒!很棒!”
活动结束后,为表达师大学子的感谢及敬意,德雅书苑社长李洋向吕先生赠送了学生自制的剪纸作品并合影留念。
“昆曲艺术进校园”已列入我校“戏里人生”系列活动计划,由校团委和文学院联合主办,德雅书苑承办。本次活动的进行,使在场师生充分感受到了昆曲艺术的魅力,第一次从近处认识了昆曲舞台的特别之处。昆曲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今天更需要我们的不断传承与创新。“水会流下去,艺术会传下去,昆曲会永远的美好下去。”(文/彭翼然 崔文瑞 房媛 应卓昱 图/胡晨 陆欣 彭翼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