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历史将日历又翻到了7月1日这一天,在共产党96岁华诞来临之际,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北中“文化创想”实践团队的党员、团员志愿者们在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同时,给大别山区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异彩纷呈的“童眼看七·一”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多形式礼敬“七·一”。
学为先·守真笃初心,思想引方向
6月30日,由团队3名党员和14名团员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团支部举行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庆祝建党九十六周年’”学习讨论会。团队指导教师汪旭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一带一路”“中国梦”“工匠精神”等“100个十八大以来的新名词”,并在学习后观看《共产党员请重温:我是谁》宣传片。看完视频后,志愿者们结合“创新演绎传统文化”的实践主题,就“如何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性”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党员朱子豪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与团队里的团员通力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团员志愿者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后备军,更应积极向上,用自己的青春为山区教育注入活力,努力做合格团员”志愿者陶新雅说到。讨论结束后,党员志愿者们带领团员们探讨在北中小学开展以“童眼看七·一”为主题的“庆祝七·一”活动的具体细节。
家国情·青春筑情怀,忧思未敢忘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7月1日上午,大别山里风雨呼摇,但北中小学校园内回荡着的朗朗书声却响彻山间。孩子们目光坚定,端坐桌前,跟随志愿者老师们齐声诵读。“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老师带你们朗诵这两首诗吗?”小老师向孩子们问道,孩子们疑惑的摇摇头,接着队员林嘉炜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从诗歌创作背景、诗人生平、意境及现实意义等角度多方面阐释了《示儿》和《从军行》,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诗歌的同时,深入感悟当下“爱国”内涵。在高级班中,成员史璐瑶和周亚萍则结合七一“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节点,带孩子们了解香港回归历史后,以“关于七·一,大家会想到什么呢?”这一问题引出他们对于七·一的理解,带领大家用剪纸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七·一”:孩子们有的剪出了形象生动的紫荆花,有的剪出了“闪闪发光”的五角星,还有的还剪出了蛋糕和礼帽,在体悟学习传统剪纸技艺的同时更用自己的双手表达了对祖国的祝福。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北中“文化创想”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深入基层,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与乡村儿童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多元融通,寓教于乐,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党员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青春奉献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学院 崔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