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了,再往下来点。”一大早,队员们和吴校长一起把招生的条幅挂在了教学楼正中央。伴随着孩子们期末考试的结束,我们的支教活动也要正式开始了。
早上八点,在三年级的教室,志愿者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流。“我是李颖莉,是你们的老师,也很希望和你们成为好朋友。”教学组长李颖莉一上台,就受到了孩子们热烈的欢迎。志愿者们依次向孩子做了自我介绍,让他们了解了接下来十几天里的课程设置概况。当我们问及孩子们最想上的课程,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活跃,“我想上音乐课。”“能教我体育吗?”“我最喜欢英语。”“我想学画画。”孩子们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对我们的期待。“如果想跟我们在一起学习,可以在下午两点半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报名。”队长陶蓓话音刚落,就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我愿意!”“我要报名!”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想看看老师们都在干啥。”刚过了中午一点,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孩子们早早地就到学校里来了。他们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说:“看,就是这些老师!”
教学楼前,三张桌子搭起的小台子,挂上我们的队旗,就成了一个临时的招生处。维持好秩序后,孩子和家长们排着队,按照次序到招生台前做了登记。队员们仔细询问了孩子和家长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向学生家长分发了安全责任书,强调家长要尽量保证接送,如果有孩子无人接送,队员们会送孩子回家。确保孩子们平安,是我们的支教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最根本的责任。
“真的很感谢你们,我们这里没有来过大学生,你们年轻人有想法,肯定能教好我的孩子。”一位从刘寨村小学退休的老教师拉着我们的手,有些激动。听闻我们在假期开设班级,他特地领了自己的孙子来报名。
招生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走到了我们的招生台前。这位老兵是我们在走访附近村落时遇到的,原本打算明天再专程拜访,没想到他却亲自来到了学校。老人已经六十岁了,可是看上去却年轻很多,“你们愿意到这里来做好事,难能可贵啊!你们都是好青年。”老人朝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跟在他身后的孩子眼睛明亮清澈,规规矩矩地向我们问好。
“我想跟着你们学习,每天都来。”“我的愿望是每次都考第一名。”“我想成为一名大科学家。”报名结束后,孩子们用稚嫩的笔画在彩色的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小心翼翼地贴在了心愿墙上,还有些不放心地用小手按了按。志愿者们拿来胶带帮孩子们固定,他们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过身去,围着小吴老师要他唱歌来听。“老师,我来帮你扶着吧。”看到风吹起了小吴老师的琴谱,一个小男孩连忙跑上前去。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前行……”孩子们说,他们最喜欢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他们还小,也许不能理解歌词的全部含义,但志愿者们相信,孩子们就如这歌里唱的一样,永远不放弃希望,即使没有很好的教育条件,仍不放弃对知识的追寻。
志愿者们也许无法用这短短的十五天明显地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但他们必将春风化雨,给这些幼小的心灵以最温暖的呵护;志愿者们也许无法改变刘寨小学的教学条件,但他们定将言传身教,用师大精神感染这群心怀梦想的孩子们。报名只是一个开始,梦想即将起航。 (文/袁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