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海导航】第143期 潘文国:孔子是“教”“育”家吗?——重读《论语》的启示

编辑:汪晶  发布时间:2017-03-14

39晚,学海导航系列讲座之孔子是’‘ 家吗?——重读《论语》的启示在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如期开讲。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导,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潘文国老师,应邀为同学们精彩开讲。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德让、副院长吴世红,文学院教师熊仲儒、叶帮义、顾军、刘长悦,辅导员周青松、赵瑜、李维岩等,与二百余名学生到场聆听。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潘文国教授以历史上孔子的定位为切入点,引用《论语》中为政以德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等六句话,从思想家、政治家、伦理学家、修身家、哲学家、教育家六个方面对孔子的身份进行了定义。教授认为,只有既是思想家又是教育家的导师才是好导师,并用“‘是主,是宾来概括孔子的教育观念。他以《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为例,引经据典,详细解说了孔子的教育观念中更为重要的观点。接着,教授指出,《论语》中的目的是致道,这与今天以读书为唯一目标的行为截然不同,而好学的标准就是以行为先,知识在后。讲座最后,教授总结道,与其说孔子是”“家,不如说是”“家更为准确。

讲座结束后,熊仲儒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指出,潘文国教授的讲座探讨了孔子对教育的贡献,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予同学们深深的启发,对日后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相关事业的同学们有很大帮助。在提问环节,教授以幽默而不失严谨的语言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最后,教授希望同学们对于孔子相关思想的认识都能把握一个度,在当下应该注重与朋友的交往,而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潘文国教授的讲座以丰富翔实的例证,向同学们阐述了孔子伟大的思想和杰出的贡献,使同学们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此次讲座必将引起同学们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探究热情,为同学们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提供了合理的方向。(文/刘珍珍 彭翼然 阚薇薇 图/宁文静)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