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安徽师范大学赴山东孟良崮中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近日走进著名红色教育基地——沂蒙山区,深入群众,送教下乡。7月9日,暑期支教团队正式开课,其新颖的培养教育模式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剧烈反响。
语文、英语:严谨细密逻辑清
“同学们,第一堂课咱们来上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背影》……”七年级班级的首堂语文课由来自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卓越语文教师实验班的吴健老师来教授。导入阶段中,吴健老师依次罗列出五个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通读全文,同时介绍了初中生训练现代文阅读题型的基本方法,以从初期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随后,吴老师通过学生朗读课文带领同学们进一步熟悉课文,解构课文,由浅入深,逐次递进。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交流十分活跃。在场听课的队友们纷纷为吴健老师的教学技能点赞:“吴健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亲切随和,掐准了学生的知识盲点,对症下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出色。”
除此之外,吴健老师细心爱生的态度也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吴老师常常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生坦言,“下课时,老师从课桌边捡到了一张稿纸,发现笔记的内容不全,甚至还有不少别字。老师便关切地问大家是否是自己的板书不理想。”事后,小姑娘感叹道,“被悉心关爱的感觉真的很好!”
与之类似,同样来自安徽师大文学院的支教团成员马尔康则负责八年级学生的新概念英语教学。除去传统的课文解析,马尔康老师别出心裁,鼓励学生们两两成组练习对话,并上台进行场景表演。课堂气氛先后被推向一个又一个小高潮。


美术、体育:放飞心灵拓视野
“从前,我们学校也是有美术、体育等艺体课程的,但是条件所限,绝大部分的艺体课都改成了自习。”课后,孟良崮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密青反映道,“成天上语数外之类的课程难免会感到枯燥,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和城市里的学生们一样,正常地学习这些素质拓展课程。”
而今天,安徽师大暑期支教团队的成员将这些孩子们期盼已久的课程从数百公里外的江城芜湖送到了他们手中。下午14:30,八年级学生的美术课准时开始,每次课程由来自安徽师大2014级秘书学的周璇老师主讲。周璇老师精心准备了精美的教学ppt,一开场便激起了一片惊叹声。周老师以唐太宗李世民为噩梦所扰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娓娓讲述了年画的来历,并且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了反映全国多地不同风俗的年画作品。随后,老师便开始指导同学们拿起画笔,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作业。虽然同学们大多水平有限,但是创新的课程依然让他们意犹未尽。“我这才知道美术课可以如此有趣!”
另一边,操场上同样也是一派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支教团队员赵魏鑫、李佳静带来的创意体育课程也颇受学生们的欢迎。“以前,体育课的内容几乎只局限于老师监督大家跑步,而今天,赵老师手把手地辅导我们练习三步上篮的课程,大伙儿既学到了知识又能够收获快乐。”此外,赵老师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也受到在场学生的一致好评。



播音与主持:挑战自我扬自信
由于周围多种条件所限,蒙阴县的中小学尚未开设播音主持类的艺术课程,当地的孩子们也大多对它比较陌生。而今天,万雨鲜老师的讲授让孩子们第一次体验了播音艺术的魅力。
“播音与主持不仅仅在于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更是对学生气质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来自安徽师大2014级播音主持专业的万雨鲜同学认真地讲道,“不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也许不一定会有最美丽的外表,但是自信却可以为你的个人形象加分。”
在万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在场的学生们依次上台进行了正式的自我介绍。挺胸,收腹,两脚立成丁字步……一处一处的细节,大家丝毫没有懈怠。随后,万雨鲜带领学生们逐步熟悉绕口令《八百炮兵奔北坡》,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掌声此起彼伏,现场笑声不断。八年级学生孟庆龄为大家即兴表演了一段模仿秀,幽默的语气,丰富的表情,引得大家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最后,万雨鲜老师为大家表演了一段贯口经典《十道黑》,博得了一片满堂彩。
“听了万老师的课,我们对播音主持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孟良崮中学八年级学生赵洁、李玥颖纷纷表示,“我也想以后像万老师一样,能够自信地站在讲台上,用一口悦耳的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故事,甚至有朝一日,我也能站在舞台的中央,当一名出色的主持人。”


翻转课堂,创新传统中学教育模式;德育相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个不寻常的七月,安徽师大赴孟良崮中学暑期实践团队把爱心与诚意寄送至蒙山脚下、沂水之畔,寄送到孩子们最纯净的心灵之中。(文学院 谈舒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