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春秋,三尺讲台筑师魂;不忘初心,立德树人育英才。文学院教师党员躬身教学一线,潜心教学研究,扎实专业素养,秉持“四有”好老师标准,争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积极践行“两学一做”,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榜样示范,指引学生前行道路
胡承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2016年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他认真汲取前辈经验,不断听课、见机说课、反复评课,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他积极参加“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参与“语言学沙龙”“师生面对面”等专业系列活动,倾听学生,谈乎“选择”,论乎“人生”,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坚持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致力于现代汉语教学,勉励同学们从阅读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升素质。

江守义,文艺学专业教授,“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评选活动安徽人文社科界唯一获奖人,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研究,主持完成包括国家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出版《叙事形式与主体评价》等专著,干在实处,走在先列。在江守义的眼里,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科研创新,他都坚持以身作则,潜心引导学生学习读书,脚踏实地,勤勤勉勉,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成长之路。他的学生,文学院辅导员朱露露感慨道:“江老师的勤勉执着精神与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一直铭记与学习。”

专业导航,点燃学生求知热情
张公善,现当代文学专业副教授,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专业教学上,他倾囊相授,诲人不倦,用知识和力量传递情怀,让学生领悟到真知。作为学术研究者,他潜心钻研,脚踏实地,用低调的学术态度结出丰硕的学术之果。自2003年以来,他在《外国文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文化随笔。由于对儿童文学的喜爱和研究,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子创作与科研热情,出版了儿童文学著作《生活图谱:国际安徒生奖获奖插画家绘本鉴赏》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正是张公善老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实写照。

王茂跃,文学院研究馆员,秘书学与应用写作学硕士生导师,一直执教于秘书学课程一线,承担《秘书写作》《秘书礼仪》《档案管理学》等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他善于利用热门话题捕捉学生的兴趣点,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教学,使学生眼中枯燥的理论、晦涩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课堂之外,他组织开展“秘书实务”调研活动,并将调研成果总结成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内涵,同时加强专业成果建设;参与组织“实务专家”讲座,开展公开课教学观摩,担任学校社交礼仪培训会主讲嘉宾,积极将所学知识投入到教育实践中。术业专攻行师道,内外兼修强技能。他用丰富的学识开启学生求知的大门,用努力勤奋的精神引领着学生追求着卓越。

夏家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作为学院骨干教师,他高度重视学生素养提升,躬身实践,倾情指导,着力提高我院学子师范生技能。在他的指导下,我院2013年王珊珊、2014年施瑶、2015年张黎等学子蝉联全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指导本科生李雅雯获第二届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一名。从校赛到省赛、国赛,他围绕“教学设计”、“模拟上课”、“汉字书写”、“多媒体课件制作”、“即席讲演”等环节,反复辅导培训,促使其练就过硬本领。此外,他积极投身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召开“语文素质教育研究沙龙”系列活动,增强科研创新素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夏家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爱与责任。

良师益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芮瑞,省级教坛新秀、校优秀教学一等奖获得者、文学院副教授,亲切温和,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爱戴。她的《写作》课程教学示范观摩课,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讲解授课内容,精准把握教学节奏,教学语言简洁凝练,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她的每年选调生模拟面试辅导培训,以丰富阅历指导学生,获益匪浅。作为《学语文》杂志编辑,她潜心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应邀为江城五校爱心联盟志愿者作专题讲座,将语文阅读及写作复杂晦涩的文艺理论知识用平实有趣的语言娓娓道来,深刻启迪学生。“作为教师党员,行动必须严格律己、联系实际,必须以先锋模范、为人师表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好‘言传’和‘身教’”,她在“两学一做”第二专题学习讨论中如是说道。

武道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好品质。他的本科教学观摩课,以文本为立足点,从剧情和人物入手,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分析。他善于启发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背后的深刻用意,让学生学会通过托物寓意和联想对比等多种角度进行观察,促使其丰富知识结构,提高鉴赏水平。武道房教授参与古代文学建设研讨会、元明清文学研究沙龙系列活动,以其深邃的见解和宏通的视野,阐述作品特色。“世界读书日”讲座中,他悉心传授读书技巧,耐心劝诫学生静心读书,走进思想的殿堂,内容充实,极富思辨性,同学们深受启发。

执教育人,甘为人梯;为师立德,常垂典范。文学院教师党员敬业乐群、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不忘初心、言传身教、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同时,文学院教师党员们创新载体,建立课程群辅导室,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接待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方面咨询,答疑解惑,主动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做合格党员,为学校发展与学生的成人成才贡献力量。(新苑通讯社 涂梦婷 李佳静 李子兰 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