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感念师恩】何其幸运,与你相遇:文学院学子多种形式感念浓浓师恩

编辑:文学院辅导员1  发布时间:2016-09-12

桂树悄然吐蕊,佳节如期而至。在第32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文学院学子自发开展“师恩记心中,佳节显真情”主题活动,通过赠送鲜花、手写贺卡、三行情诗,召开主题班会、寝室座谈会志愿服务教师节典礼,线上线下联动,多途径、多形式,为忠守三尺讲台的老师们送去诚挚祝福,表达莘莘学子浓浓感激之情。

笔书师恩,学子感恩显真情

礼敬款款爱生情,情献浓浓尊师意。节日当天,文学院学子积极开展线下写作活动,用一笔一划书写的文字,为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201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新生自发组织“感谢恩师·感恩有您”三行诗大赛。“涉江而过,穿越冬秋夏春,从此家人有了一个你。”“三寸笔,三尺讲台,三千桃李。”虽然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踏入校门不到一个星期,但是辅导员自开学以来的温情陪伴却如春风一般温暖了他们的内心。他们将内心的感动化为凝练的话语,用粉笔工整的书写在小黑板上,表达对辅导员及高中老师们的浓浓感激之情。

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为辅导员送上了鲜花和手写的节日贺卡,报答老师的谆谆教导之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于有生之年相遇名师,实属我之幸运,”2015级卓越语文实验班同学在 “万水千山总‘师’情”活动中写道,“值此教师节之际,祝全体老师节日快乐。”感谢在文学院遇见的大师们,得大师传承,教诲之恩永远铭记。

畅谈师恩,网络互动传真情

文学院学子积极参与网络互动,在微信、QQ等媒体平台上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滇南义散桃李芳,江东新育嫩蕊繁;古有朱子启前贤,而今先生亦铁肩。”2016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新生谢明炀为辅导员周青松作诗《周夫子》,送上佳节的祝福。其他新生在班级的QQ群里踊跃的吐露心声,为自己的高中老师留言,“是我的老师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人。”“感谢老师陪我走过高中,进入大学……”在留言中,学生们将授业恩师对自己的点滴关照娓娓道来,在节日里畅谈恩师事迹,表达自己对恩师由衷的谢意,为恩师送上节日的祝福。

2016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在微信上收到了来自高中老师的回复。这是一位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的高中老师,在得知学生考进了自己的母校后,他真诚地勉励道:“好好学习多锻炼,打开心扉多尝试。”不在学生身边,浓浓爱生情只能通过网络平台传达给远在他乡的学生。

感念师恩,班会座谈悟真情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教师节前后,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寝室座谈会等形式,面对面沟通,共话师恩。2015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秘书学专业召开主题班会,共同祝愿老师们节日快乐。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拟定了“铭记师恩,感谢师恩”、“感恩教师节——致我们始终敬爱的老师”等议题,以寝室为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学生们在寝室里与室友分享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在融洽的氛围中讲述与老师之间难以忘怀的感人瞬间;在回忆过往中感悟师生传承的浓浓恩情。“老师们把一生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当初不懂事的我们,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衷心祝他们教师节快乐、身体安康。”会议结束后,学生们将会议感悟记录在案,在大学寝室生活的经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值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文学院老师们在教师节颁奖典礼上载誉而归。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刘学锴荣获校第二届终身成就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胡承佼荣获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文学院团委副书记、辅导员杨穆龙荣获校本科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团支部志愿者们在典礼上全程为老师们服务,尽心尽责,身体力行感念师恩。

躬耕杏坛谱华章,润物无声绘春秋。文学院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使教师们度过了温情暖暖的节日,加强了师生感情交流,营造了浓郁的尊师重教氛围。(文学院魏鑫鑫 何涛)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