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三下乡】潜心调研知需求,助力心蕾新成长——记文学院志愿者安置点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活动

编辑:文学院辅导员1  发布时间:2016-07-18

自今年入梅以来,特大暴雨侵袭安徽省芜湖市方村、埭南等地区,各村镇的受灾群众不得不向安全地带转移。文学院“爱育新蕾”暑期关爱服务团队的志愿者紧随防洪救灾的号角声来到镜湖小学安置点进行志愿服务,潜心探索、调研教育现状,依托专业知识,将快乐课堂带入安置点,在实践点滴中身体力行,助力心蕾新成长。

倾情陪护,发现农村教育问题

“姐姐,你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吗?”当看到身穿汉服的志愿者冯瑞芳表演茶艺时,小不点周健好奇地问道。看着摆好的精美茶具,一个个孩子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摸摸茶杯,提提茶壶,玩玩茶夹,一个劲问“姐姐这是什么?”强烈的好奇心让孩子们对这堂“汉风雅韵”茶艺课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表演互动的过程中,志愿者冯瑞芳发现这群来自农村小学的孩子对茶文化知之甚微,了解学习茶文化的渠道和途径也很有限。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志愿者们邀请师大附小的孩子们与安置点的孩子和一起开展“感恩孝行助力成长”手工制作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王韵有感而发“对比之下,附小的孩子们的作品要比安置点孩子们的作品大胆新奇得多,安置点孩子的作品显得更加保守传统。”通过和安置点孩子们的互动交流,志愿者发现,他们除了基本的课堂学习,很少有素质拓展活动。因此,志愿者们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联动课堂内外,将素质拓展与课程教学相结合。

问卷调查,探索寻找教育方法

“现在很多家长都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市区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报了这样或那样的兴趣班,‘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们也有这样的想法吗?”队长沈时结合社会热点询问家长。“我们不给孩子们压力,主要还是要看孩子想法,毕竟这里压力没有那么大。”

“平时你们是怎么帮助淑宁处理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的?”志愿者张柯冉细心询问小女孩张淑宁的母亲。“她现在刚上一年级,不是很吃力,而且她自己很懂事,学习上,常常都是自己管自己。”当问到对学校教育的看法时,小女孩周天晴的爸爸表示“这是孩子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好途径,只是比起城里的学校,农村的学习条件还是有不足的。”

在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程度,教学设施和教育基础对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身体力行,积极投身教育实践

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志愿者们开展“向阳花开——心理辅导训练营”、“心心相印——温暖成长感恩行”、“携手同行——防洪安全情景剧展”等系列活动,给孩子们讲解《朱子治家格言》,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中国优良传统美德浸润着他们的心灵;和孩子们一起用废报纸制作别young汉服,走一场独特的汉服T台秀;利用闲暇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开展课外活动,做游戏、讲故事、打篮球……用心陪护他们,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看着他们越来越开朗我真的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志愿者尹二慧如是说。

文学院“爱育新蕾”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在安置点中积极探索农村教育现状,投身教育实践。他们依托专业知识,将快乐课堂带进安置点,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他们在安置点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温暖。(文/冯瑞芳 汪紫娟 何涛 图/徐畅)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