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立足薪火团校开展“坚定理想信念 立志成才报国”主题团日系列活动

编辑:孙霁雯  发布时间:2016-06-06

6月4日下午,文学院“薪火团校”第七期学生骨干培训班结业典礼在院团委会议室举行。团委副书记杨穆龙、15级汉语言文学辅导员孙霁雯出席典礼。结业典礼由培训班班长焦燕主持,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培训班自4月17日开班以来,致力于培养一批“敢”字为先,“干”字当头的学生干部。团课学习执行统一教学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行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自学自修、交流考核等环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培训课程内容丰富

文学院“薪火团校”秉承“四个课堂”联动的宗旨,合理地安排教学大纲,以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第一课堂长知识,强调专业学习;第二课堂长技能,强调素质拓展;第三课堂长经验,强调社会实践;第四课堂长见识,强调善待网络。院党委副书记戴和圣,团委副书记吴青山、杨穆龙等受邀为学员们进行培训,通过对党团思想、学生干部技能、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知识的讲解,提高学员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员全面发展。通过举办“立足职位,我与班级共成长”等活动课程,召集所有团课学员进行体验式培训,来自不同班级、不同部门的学员互相合作,完成一项项游戏与挑战,促进了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大家的集体意识,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干部的能力与修养。每位学员自主进行志愿服务,看望老兵、宣讲传统文化、维护公共设施、义务支教、义务献血……在志愿服务中贡献力量,提升自我。学员们广泛参与其中,明确自身定位,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了学生骨干的榜样示范作用,完善了学生骨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体系。

实践交流广泛深入

为了彰显广大学员勇于担当,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薪火团校在每一个理论专题课程结束后都安排了不同的实践课。素质拓展训练营的体验式培训,加深了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对团队共同目标的深切认同与不断追寻。着眼青年,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放眼未来每组的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与成果汇报启发了学员对自身能力的思考,提高了学生骨干的素养与水平以及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运用了团课知识。团校组建图书角,大力推行自主阅读与学习,鼓励学员借阅书籍,并要求每位学员在结业前提交两份读书心得,以检验学习成果。

培训模式不断创新

从戴书记第一讲结合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立足大学生成长的新常态所提出的要找准“好学生”的坐标、从“好学生”到“好学生干部”、“好学生不断变化的评价标准”作出的诙谐生动、深刻入理的阐释;到吴青山老师所说的想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所必须要具备的“服务、学习,眼光、情怀、思考”这五方面的能力;再到杨穆龙老师在最后一讲为学员们带来的融视频播放、知识讲解、红歌合唱、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课堂……次次专题无不体现了以创新的形式与内容来培养学生骨干,其思维都令各位学员耳目一新,杨老师在课堂上所播放的《美丽中国》的视频更是让多位学员潸然泪下,引发了学员们对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共鸣。

结业典礼上,学员代表丁如在发言中表示,通过两个月的团校学习,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同时她也表示自己的学习独立思考的热情也在持续高涨。最后,杨穆龙老师结业典礼强调学生干部应该在成长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文学院的全体学生骨干表示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责任立于心、担当行天下的气概,夯实理论功底,提升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文学院第七期“薪火团校”学生骨干培训班通过组织系列学习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骨干肩负起时代重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传承了文学院“聚是一团火,散为漫天星”的光荣传统,为进一步强化学生“三自”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5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平韵冉)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