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上午,文学院黄诚祯老师在花津校区2050202教室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本科教学公开课《中国文化概论》。文学院督导团老师与部分青年教师观摩了此次公开课。
本次公开课的主题是“老子的思想”。黄老师首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了老子的大致生平。接着,他立足《老子》文本,从宇宙本源、自然规律和人生准则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探究“道”的基本内涵。就宇宙论而言,“道”无形无状,是超感官的实在,是一切存在者的依据。它产生天地万物,是宇宙的本源。就自然规律而言,道遵循“反者道之动”的运行规律,呈现“自然而然”的状态。就人生准则而言,“无为而治”和“守柔处弱”是老子所提倡的处世策略。“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主体对待外物保持因任自然的态度;“守柔处弱”则提倡人要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黄老师的讲解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让同学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了“道”的深刻含义。

紧接着,黄老师提醒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老子的思想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他指出,老子基于混乱纷争的现实,提出了道、无、有、自然、无为等相互关联的概念,建立了本体论哲学体系。老子的思想具有“推天道以明人道”的思想史意义:第一,老子强调返璞归真,寻求一种质朴自然的天性;第二,老子提倡柔静之道,主张因任自然,顺势而为;第三,老子追求生命的自由与超越,反抗现实政治的压抑。

黄老师通过清晰的逻辑与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哲学思想和现实人生密切地结合起来,深入地阐释了“道”的内涵及其深远意义。同学们在他的引导下,逐渐领悟到了老子思想的深邃,从中获益良多。黄老师讲课教态亲切自然,板书潇洒别致,能化深奥为简易,启智慧于无形。本次公开课获得了听课老师及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文学院教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