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2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以“教学聚能,智慧领航”为主题的2025年汉教英雄会华东片区交流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团队“语桥文沁队”凭借《一日三餐》主题教学设计中语言教学与徽菜文化的创新融合,斩获“优秀教学实践团队”荣誉称号,彰显学校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实践育人实力。

本次活动汇聚华东地区7支教师团队与18支学生团队,共展国际中文教学最新成果。“语桥文沁队”由曹佳、戴梦、于静、阮氏碧幸(越南)、许薇薇5名研究生组成,汪红艳老师全程指导。自2025年暑假起,团队历经数月打磨:从《一日三餐》课程框架搭建、教学PPT优化,到徽菜文化融入语言教学的创意设计,再到“选择句S+V+A或者B”语法点讲练规划,每一步均经反复研讨调整,确保课堂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

交流现场,团队成员轮流上台、分工协作完成成果展示,核心围绕三大板块展开:一是介绍团队构成与教学设计整体框架,明确针对HSK2级欧美青少年的教学定位,阐释“一日三餐”主题如何串联基础语言教学与徽菜文化渗透;二是提炼教学创新亮点与实践成效,重点分享“语言-文化双螺旋结构”“输入-内化-输出闭环”“数智技术赋能”等设计思路,以及学生在词汇掌握、语音规范、交际能力上的提升成果;三是客观梳理教学中的可改进方向,同步补充课程从构思到落地的关键实施细节,完整呈现教学实践全貌。

点评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叶军教授、南京大学曹贤文教授针对教学方案深度提问。叶军教授探讨体演教学法与交际法、角色扮演法的应用路径,曹贤文教授关注文化词汇螺旋式教学模式,询问如何实现文化词语循序渐进导入与深化。队员结合教学实践详细作答,既展现对教学内容的专业理解,也从与专家的交流中获得新的教学启发。

活动结束后,汪红艳老师第一时间组织团队开展系统总结复盘。针对专家提出的体演教学法应用、文化词汇螺旋式教学等问题,汪老师结合国际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给出详细且具操作性的专业解答。同时,汪老师带领团队全面梳理本次教学准备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整场复盘让团队成员深刻把握教学优化要点,为后续教学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为安徽师大首支参赛团队,“语桥文沁队”凭借扎实的教学设计、鲜明的文化特色与良好的现场表现成功获誉。此次经历不仅为队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学校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实践教学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