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9日下午四点,应文学院之邀,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谭学纯先生,在我校花津校区2050303教室为文学院广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语义、认知和语篇生成》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文学院孔令达教授主持,文学院学生及部分教师听取了报告。
报告会上,谭学纯教授以余秋雨的散文《废墟》中出现的14个“废墟”意象为切入点,分析了语义、认知对于语篇生成的重要性,进而谈到中国教育在语言能力培养和母语教育上的缺失,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质疑。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废墟”的两种认知和两种语义;(二)“废墟”的两种认知、两种语义与语篇生成的关系;(三)语言能力和母语教育。
谭教授以精妙的语言,生动地为同学们分析了语义、认知和语篇生成的关系,认为辞典上的语词义、概念认知固然重要,然而人们更多地使用了修辞认知,使得每一个词语都可以衍生出与之相关的多种修辞义,从而使文章词同而意义各异,这也是《废墟》之精妙所在。由此,谭先生进而提出对语言能力认证标准的质疑和对母语教育理念的思考,认为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
报告会后,谭教授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现场掌声不断。同学们均表示谭先生的报告能给人很深的教益。最后,孔令达教授做了精彩的点评,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杨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