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日下午四点,应文学院之邀,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旺熹先生,在我校花津校区研究生A4教室为文学院广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对话语境与副词“可”的交互主观性》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文学院孔令达教授主持,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以及部分教师出席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张旺熹教授先提出问题,进而以理论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了“可”的语义基础,进而谈到“可”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质疑。报告分为四个部分:(一)“可”的语义基础及其语法化;(二)“可”的对话语境;(三)“可”的主观性;(四)“可”的交互主观性。
张教授以精妙的语言十分生动地为同学们分析了“可”的语义基础及其语法化过程,描绘出“可”从最初的动词演变为副词的语法化进程。副词“可”总是出现在对话语境中,出现在特定的交际中,因此张先生通过分析“可”的主观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对预期的突显体现言者的主观性,“可”的使用是对于对话的交互性的一种激活。
报告会中,张教授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整场报告掌声雷动,精彩纷呈。会后,同学们均表示张先生的报告能给人很深的教益。最后,孔令达教授做了精彩的点评,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杨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