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举行首届《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编辑:余本玉  发布时间:2008-03-05

文学院举行首届《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我校首届《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于31日上午9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导丁帆教授,副院长、博导徐兴无教授,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博导朱晓进教授,副院长、博导杨洪承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辑刘艳,校教务处处长、博导王先俊教授,文学院李守鹏书记、谢昭新教授、胡传志教授和《大学语文》课程组的全体教师、文学院教学秘书宫莹和田滋军老师出席了研讨会。

会议由谢昭新教授主持。王先俊处长介绍了我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应尽量扩大课程的受益面,固化课程性质,将目前的选修性通识课程发展为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成为校级甚至省级精品课程。胡传志院长介绍了重建《大学语文》课程组的指导思想和全部过程,一是从全院选配师资,启用教授、副教授、博士,组成一支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课程队伍,实行课程负责人制;二是从全国1400多种教材中选用丁帆教授主编、外研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三是做好前期工作,召开课程组全体成员备课会,实行集体备课,分段组合,互相交流教案和课件。谢昭新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现在选用的这套《大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所见到的同类教材中人文色彩浓郁、编撰体例新颖、篇目内容经典的优秀教材,非常适合大学语文教学;现在教师已开始上课,相信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编大学语文》主编之一朱晓进教授介绍了南京师大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情况,并谈了自己授课的经验和认识。朱晓进教授认为,师资队伍很重要,教师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背景,对讲授这门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标任务定位要明确,应强调课程的人文性和基础性,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文理交叉的学科趋势、培养全面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定位于文学和其他文类的欣赏与理解上,认识文类范本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法上多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看问题的眼光。朱晓进教授还对考试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编之一丁帆教授说,如此重视《大学语文》的学校,在全国尚不多见。他介绍了全国高校早期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开设这门课程的情况。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首倡要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并欣然出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致力于塑造人格、培养能力、注重大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共同基础的通识课程。丁帆教授回顾了出任主编《大学语文》教材的经过,对国内几种较好的教材特点和优势作了详细的评介,认为人文性、审美性、趣味性并重,是《新编大学语文》的一大特点,授课过程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唤醒大学生的审美敏感和人文价值观。

杨洪承教授介绍了南京师大和江苏省教育厅合办《大学语文》教学培训班的情况,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包的结构和理念作了说明,对我院重视《大学语文》课程作了充分肯定。徐兴无教授就授课思路和方式阐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课堂教学应重视对范文审美性和趣味性的导引,培养学生解释文本的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启发其灵智,工具性应隐含在阐释之中。

谢昭新教授从重视程度、教材编选和教学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理念更新等方面,对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语文》建设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在对比中找到我校的差距和不足,对我校《大学语文》重建与发展工作提出了希望。课程负责人俞晓红教授对备课过程和开学第一周的上课效果作了汇报。杨树森教授对教材的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李守鹏书记对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对南京大学和南京师大诸位教授亲临我校传经送宝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今后继续举办这样的研讨会,为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服务。(文苑)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