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国学与美学沙龙第十讲:中国传统吟诵的传承与文化价值

编辑:钱芳  发布时间:2019-05-28

2019526日下午230,国学与美学系列沙龙第十期“中国传统吟诵的传承与文化价值”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安师大出版社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培锋教授主讲,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勇教授主持,文学院项念东教授、侯宏堂教授、李伟教授及硕博士40余人参加了沙龙。

讲座中,张培锋教授先探讨了“礼崩乐坏”的本质,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外族入侵等战乱动荡年代,皆为礼崩乐坏之时。礼乐制度有着“礼乐建立—崩坏—再建立—再崩坏”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张培锋教授认为,中国古代诗歌载体的变化不是因为文字,而是因为音乐。随后,张培锋教授着重阐述了佛教在中华吟诵传承中的作用,他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吟诵”主要是经由宗教团体的代际相承而流传后世的。最后,张培锋教授提出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大乘佛教不是来源于印度,而是来源于西域。而“老子化胡”则是一次以古道家学派为主体的华夏民族大迁移。由此,他认为“老子化胡”在西域产生了大乘佛教和道教两大成果,在东汉之后同时回传入汉地,并成为此后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张培锋教授强调,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得以基本完整保留下来,是依赖一代又一代包括文人、僧人、道士等在内的“文化信徒”实现的。

交流环节,同学们就“宗教与文人”“佛教音乐”等问题向张培锋教授请教,张培锋教授都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与学生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学术交流。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吟咏”的魅力,张培锋教授现场为同学配乐吟唱了《归去来兮辞》,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文学院)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