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14:30,国学与美学系列沙龙第十六讲“思想领域‘过程化’研究的必要性”,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学苑南楼五号楼文艺理论教研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由文学院李伟教授主讲,张勇教授主持,文艺理论教研室的项念东老师、刘颖老师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到场共同交流。
首先,李伟老师通过对迄今汉语界康德研究现状的反思和自己对康德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指出当今国际康德学界尚缺少一种识别度较高的研究范式。进而,李老师通过总结自身长期致力康德研究的治学经验,提出了一种旨在将学界对思想家的伟大著述的关切点从“知识橱窗”转回“思想车间”,力求“历时过程”与“逻辑进程”的统一“过程化”研究方法。希望借此展现原创理论那既曲折又令人兴奋的辉煌“诞生史”,从中可见出学科的整合、方法的妙用、材料的照明和思想的催生。
紧接着,李老师进一步介绍了“过程化”研究方法的具体策略,指出在人文思想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应准确析出思想家著述所要回答的“基本议题”,然后进一步思考这个“基本议题”是如何被思想家认取的,思想家对此做过怎样的思考并取得了那些成果,借此从思想的内在方面,厘定该思想家在此问题上所可能走的各种路向,由之诠解该思想家为何会走进现有的思想世界。在此基础上,从“内在理路”角度,用逻辑的方式,“重演”思想家所有重要的思想创见。最后,李老师还对此种研究方法中易导致混淆的“事后讲述”和“实际发生”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区分。
讲座结束后,张勇教授对李伟老师独具慧眼的学术视野和勇于开拓的学术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此种“过程化”的研究方法在人文思想研究领域有重大的方法论范式意义。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分别从“过程化”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应用、学位论文选题等诸问题和李老师展开深入交流,使会场气氛再度热烈,本次学术沙龙也为本年度的国学与美学沙龙活动完美收官。(文学院 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