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学院 王天宝 徐雅萍)作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文学院依托“四个课堂”联动育人机制,着力打造“第三课堂”实践育人平台。在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文学院教师与31支团队、近500名学子同实践,贯彻“全员育人”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指导,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高位引领,明确实践方向
为更有效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开展实践活动,文学院成立专项工作机构,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实践方向,开展专题指导。7月25日,在实践立项汇报会上,文学院党委书记梁燕对实践项目进行点评和指导,她鼓励同学们将实践作为强化家国情怀、坚定专业志向、密切师生关系的平台,并对实践团队提出选题要“准”、执行要“实”、过程要“专”、意义要“深”四点意见和要求。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戴和圣,现代汉语教研室汪红艳,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张应中,秘书学教研室叶文举,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张华,文学院团委书记徐雅萍,辅导员李震、朱露露、孙霁雯、宁嘉惠、祝福等指导老师也仔细听取每一支团队的汇报,提出问题,给予可行性建议。
在暑期社会实践新闻宣传暨安全培训会上,辅导员宁嘉惠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阶段进行梳理,从实践前期安全准备工作、线下实践中的安全工作以及线上实践中的安全工作三个方面展开培训,并特别提醒团队把好“防疫”“防汛”两大关。
举办立项答辩汇报会,教师指导团队选题
围绕新闻宣传和实践安全等开展专题培训
献策云端,提供专业指导
暑期社会实践是学生磨练教学技能、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平台,老师们结合团队实践内容,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等专题开展志愿者培训。
首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饶宏泉老师作为五四爱心学校“以爱为名”云端支教团队指导教师,就“智慧教学”融入支教全过程进行线上指导。饶老师强调,“智慧教学”的关键在于教育中心从“老师教了多少”向“学生学了多少”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最重要的是课前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切实地把握学生所需,再与智慧教学平台的功能进行一定结合,打造契合学生需求的“智慧课堂”。他希望团队能合理运用“智慧教学”这一新兴教学模式,开掘更多适用于线上授课的教学功用,使云端授课更加精彩。
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负责人张华副教授为文学院太阳话剧社剧本创作团队作了关于话剧创作知识的培训。张老师旁征博引,介绍了戏剧的艺术地位,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并了解到基本创作戏剧的过程。张华老师和左亮老师也就团队的定位和成果呈现方式与队员们进行了探讨。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戴和圣作为“薪火相望”校友寻访团队的指导教师,指导团队开展“全员育人”相关主题调研及人才培养质量(校友)跟踪调研,并帮助沟通联络。他向团队解读调研的背景和意义,希望团队能在收集数据、意见和反馈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形成实践成果,实现“育人+反哺”的双赢。
实践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云端”连线指导
指导教师饶宏泉结合“智慧教学”开展线上教学辅导
躬行一线,共话责任担当
不仅是面向志愿者进行培训指导,文学院教师还融入支教课堂、深入一线随队实践。8月12日,文学院副教授张公善老师作为五四爱心学校赴园丁、殷家山社区“以云为梯,悦读童心”暑期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以“好故事塑造好人生:阅读儿童文学的意义和建议”为主题,从“何为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的意义”“阅读儿童文学的建议”三个模块,为团队队员和小朋友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儿童文学课。张老师希望大家都能邂逅一个给予自己力量、智慧和温暖的好故事。张公善老师的讲座独具魅力,让听课的孩子们意犹未尽,同时也让整个团队受益匪浅。
8月3日,文学院辅导员祝福来到阜阳市王店镇中心小学,看望文学院赴阜阳“青春孝行”实践团队线下实践的队员,并就团队日常工作的开展与队员们进行了讨论。他以“云端”创新支教为中心,对团队“实践站点”“线上教学”“文明城市创建”等创新点做出了相关指导,并对团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疏解。希望团队能结合“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等时事热点对团队内容进行详细规划。
指导教师张公善线上教授儿童文学课程
指导教师祝福实地指导团队实践
教师“双线”指导,实践运转高效。据悉,文学院近50位指导老师参与指导实践,结合时代大主题、疫情大背景、专业大实践,以全员育人推动社会实践,以实践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文学院实践学生也在专业指导下,牢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初心,结合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在2020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