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动态 > 正文

【青春三下乡】奔赴乡村基层,接力孝心实践

编辑:杨玉婷  发布时间:2022-07-11

“百善孝为先”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视孝道的民族。古人认为,孝为立德立身之本,即“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近代以来,“孝”的内涵不断深化,我们不仅在家中要做到孝顺父母,更要做到为国尽忠,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大孝。为传承孝心文化,助力乡村基层“双减”政策落实,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阜阳颍州区“青春孝行”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颍州区王店镇、三合镇中心小学和西湖镇马付村等地开展了为期15天的孝心实践活动。活动分为乡村调研、基层寻访和线上支教三大部分。

线上支教:多样课程助力“双减”

团队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根据实践地疫情防控要求,运用线上“钉钉”课堂,以传承孝亲文化为主线,制定了多样的线上课程助力“双减”政策。团队在王店镇中心小学、三合镇中心小学和刘庙小学三所学校同时开展线上课堂,采取小班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分为五个小班,授课学生总数达两百人次。

在邹春秀老师的指导下,团队结合线上教学,完善孝心读本。“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樊芯悦、阮军军等队员通过动画视频、《诗经》故事及孝心实践等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重传承中华之孝、接力孝心实践。孙馨雨、梅邱雅等队员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带领大家创作劳动童诗、学习劳动知识,感悟“劳动最光荣”。王倩、孙鸣等队员开展趣味科普课,既有书法、地理和历史等文化知识,又包含党史团史知识、战疫等时代主题,向孩子们普及科学文化,扩大知识面、提升学习兴趣。

乡村调研:关爱“巢中稚燕”,探望独居老人

团队为推动社会对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注、为乡村的孩子送去温暖,结合阜阳市“青春助力美丽乡村”志愿活动,“青春孝行”携手西湖镇迎水村党群、王店镇居委会一同探望了村中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在迎水村,成员跟随马炳祥文书前往尹学芝、李才俊等十余位独居老人的家中,赠送营养品,陪老人谈心,宣传防溺水、防诈骗等知识,并为他们改善人居环境。在王店镇邹庄,团队跟随居委会胡迎喜书记重点看望了肖艳敏、丁兰芳等残疾人群、邹立川等低保家庭,还有少数“五保户”家庭,向她们宣传暑期安全以及新的扶助政策。此外,团队还前去了三合镇中心敬老院,为老人们带来欢乐,了解敬老院的发展与新面临的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团队跟随村干部,前往各孩子家中,了解学习情况,赠送了文具、书籍等用品,陪同她们玩耍、解决作业难题,并宣传了暑期安全。

基层寻访:走进先进模范,学习基层经验

教育是国之根本,教学经验是教师生涯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团队寻访了数位王店镇一线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张尔铭担任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多年,他介绍称,自国家“双减”政策实行以来,学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切实保证了学生们的快乐成长,充实学生们的童年。

在基础学科方面,负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姜瑞老师介绍起自己的教学心得,认为基础是最基本的,效率应该是最关键的,并总结了三条教学过程重点:教学需要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数学老师王浩也强调,在数学上计算训练拖不得,思维培养急不得。基本功扎实是建起数学思维大厦的底座,在讲授学习之余,应引导学生归纳思维导图,促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完全内化的知识框架。

在素质教育方面,姜瑞老师负责的少年宫项目众多,以发展学生特长为目的,象棋、剪纸、美术、科技、音乐等等不一而足。翌日,队员们在王店镇少年宫参与了暑期科普和书法培训活动,以三球运动仪、望远镜、火箭模型等操作性很强的器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此外,队员们还同王店镇居委会成员一起为书法教学提供服务。

在德育问题上,张哲老师认为育人要先育己、身正为范。他指出,教育工作经验中,“德”应排在第一位,分数不能衡量人生价值,这与当下的“双减”政策也不谋而合。

“什么是基层?”在张哲老师的影响下,为了更加贴近人民、学习基层经验,团队在胡迎喜书记和马炳祥的带领下,走访了王店镇居委会下辖数村、西湖镇迎水村等地,进行了图书编码,建立起新的居委会图书角;同时重点走访低保户和“五保户”等,学习并推广基层管理经验。

通过几日的基层工作,干部们的“实事求是”让团队印象深刻。成员唐启铭感悟道,“做基层活动,应像螺丝钉一样,钉在一线,用问百姓代替‘百度’来了解人民实际情况”,用‘脚尖’代替‘指尖’来收集人民意见”,用‘脚板’代替‘平板’来贴近人民生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青春孝行”实践团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儿童群体,制定切实的教育方案,姜瑞老师曾为队员们亲笔写下“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这不仅是对自身的鼓励,更是对未来教师们的劝勉。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更要不忘初心使命,接力先辈的实践,镌刻时代芳华!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