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4日到8月3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蚌埠“心手相牵,暖心助碍”公益助残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残障儿童开展为期11天的志愿支教活动。
脸谱绘画,文化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团队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团队结合残障儿童的特殊性,致力于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宣扬传统文化。在本次支教活动中,团队成员李凡致力于使课程符合残障儿童的认知标准,同时又希望把传统元素融入到绘画课上,因此她设计出脸谱填色这一特色课程。根据李凡的课程设计,团队成员三人为一小组引导孩子,让孩子们在填色的基础上,认识到各种颜色在脸谱上的深层意义,从而产生进一步去了解脸谱的兴趣,主动学习脸谱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人物形象。“从带孩子们认识颜色,到运用所学颜色进行填色活动,再与脸谱这一传统文化相结合,希望在帮助残障儿童掌握辨色功能的同时也能唤醒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李凡在介绍课程设计时如是说。在团队队员们的带领下,孩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进行涂色,“这个人是谁啊?”“我要给他画一张大大的花脸!”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不断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场面热闹有趣,在经过脸谱课的教学之后,孩子们的色彩感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
空间认知,提高能力
不同年龄的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同,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认知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但是有些残障孩童在空间认知和形状的认知上却存在一些缺陷,实践团队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开设了空间与形状的认知课程。在积木课上,实践队员给小朋友们发放印有简单模型的彩色图纸以及相对应的积木元件,并引导小朋友根据图纸进行相对应的积木拼搭。通过积木方块的相互堆叠,实践队员寓教于乐,教会小朋友们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等立体形状。在贴卡片的趣味活动中,实践队员则使用彩色卡纸剪出各种平面图形,并鼓励小朋友们把卡纸放到与之相对应的图形里,通过贴卡片活动增强残障儿童对于平面图形知识的理解,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力,帮助孩子们更好更快地建立起对各种形状的认知。
深入采访,了解困境
为了进一步了解残疾人保障事业,实践团队有幸采访到了蚌埠市禹会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业务部的孙娜主任。孙主任告诉采访同学,在禹会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里接受教育的大多是天生身体上带有一些残疾的儿童,有的是脑瘫儿童,有的是自闭症儿童,还有一些失语、听力障碍等其他类型的残疾儿童。他们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甚至行动能力都与正常儿童有着很大的差距。通过与孙主任交流得知,目前康复中心工作的最大阻力就是家长的不理解。孙主任在这里给我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假如一个孩子学汉字,当他学到一定数量时,就无法再记住更多的汉字,而这时如果仅仅只是通过老师单一的教学,这一个瓶颈期就无法突破。此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带领孩子跨越这个瓶颈期。在面对家长的不理解时孙主任惋惜道:“有的家长是不理解的,就觉得这个老师的能力不行,他们就很可能就会寻求别的方法。有些是找一些土方法,这样做就会耽误孩子康复的黄金期,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和训练了产生影响,对孩子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希望未来能够增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程度。”最后孙主任祝福孩子们能够早日融入主流社会,能够在未来的生活里面能够独立。
千里相逢,后会有期
8月3日,实践团队在给小朋友们上完最后一堂手工课后举行了告别仪式。来时坎坷迷茫,去时不舍难分,每一位实践队员都与这里的小朋友们产生了深厚的情谊,真诚的热爱与澄澈的童心相遇,创造出这样一份无法忘怀的回忆。“姐姐,明天还能再见到你们吗?”当小朋友想实践队员发问时,再多的话也只能化作无言的泪水。在告别仪式上,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祝福到“愿你们的未来星光熠熠,绽放出自己的美丽光芒。”最后,实践队员向小朋友们颁发了奖状,鼓励小朋友要继续好好学习,并约定明年再见。、
在这11天里,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不断锤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的过程,“这也是我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用所学知识助力家乡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一种方式。”队员梅兰葶笑着说,在离开残疾人康复中心前,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会尽自己的努力,让爱代代延续下去,希望这个夏天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