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动态 > 正文

【青春三下乡】追踪碑文流年,赓续红色精神

编辑:阮熹晟  发布时间:2023-08-04

2023年7月16日至7月29日,为进一步了解革命纪念碑背后的红色故事,探忆革命岁月,传承不朽精神,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追踪碑文流年,探忆革命岁月”中文传播调研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庆、合肥、六安等地开展了为期1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深度结合本专业特色与社会现实问题,围绕红色碑文为主题进行碑文调研,开展系列访谈和调查,并进一步进行红色文化传播。

瞻仰革命纪念碑,回望历史岁月

碑刻是一种特殊的载体,其独有历史的厚重感,使人感到庄严肃穆,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革命纪念碑对于革命历史文化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纪念碑往往是一种巨大高耸的建筑,用不寻常的尺度,来提醒人们有多渺小,从而心生敬畏。更提醒世人,不要忘记为我们献出鲜血与生命的故人,不要忘记自然或社会给我们的教训,更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瞻仰纪念碑是一种纪念和感念过往历史、英雄人物等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团队成员实地了解红色历史,感悟精神力量,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酷暑的小雨中,团队成员分别于三个地区开展碑文调研实践,踏入安庆市的独秀园,走进合肥的吴山庙,奔赴六安张家店烈士陵园,由夏日的苦闷到默默的伤感,被革命纪念碑的宏伟惊叹,更被革命烈士的精神震撼。

沿着墓道一步一步向前,在纪念碑面前驻足仰望,团队成员们回忆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感受伟人的力量,也不断进行思考。在独秀园的纪念碑前,如陈独秀先生所说,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当代的中国青年当符合这六条标准吗?对于享受着革命先辈的胜利成果的亿万个当代青年而言,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当如何接过这思想的“火炬”,使之继续燃烧呢?从革命纪念碑中获得启发与思考,从革命先烈中获得精神力量,从历史中寻访答案。怀揣着种种疑问,团队成员们追踪红色足迹的脚步继续向前。

开展多方调研,寻访青春答案

为了回答心中的种种疑问,也为了了解当代青年如何解读红色碑文以及传承红色文化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采访和调查。和安庆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以及安庆博物馆开放社教部交流,我们得知学生们应该多进行实践,不只是读书和评论,而是真正到实地体悟,将内心的感恩与理解传达出来。但坐落于乡村的吴山庙武装起义纪念碑给了我们另一种回答。

原是驻扎部队的炊事员刘奶奶(化名)告诉我们,她曾经随部队辗转多个地方,最终又回到了吴山镇居住;在当时,只有刘奶奶居住在这个村子,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于她而言,是明知终会被遗忘的坚守。正如守碑人张爷爷轻松又沉重的回答,“守了二三十年了。”这就是老一辈的坚守。

坚守成就初心,立碑传递精神。当询问到当地居民是否了解纪念碑的相关情况时,“不知道”“不清楚”是我们经常收到的答案,革命牺牲仿佛渐渐地在岁月更迭中褪去了它本来的颜色,“忘却”主宰了这一座座山村,“记念”好像仅仅存在于蓝天下那方碑记,以及前来调研的外乡的我们。“忘却”是历史顺流的必然,“记念”则以纪念碑的形式,藏一条潜隐的暗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与反复的遗忘之中,悄然串联着一代一代的中国青年们,我们的责任就是不断让更多遗忘的人民了解历史,进而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领悟不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从历史中获得精神营养,更在实践中传承不朽精神。团队成员们奔赴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实地,通过实地感悟和交流采访,不断深化对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理解,真正把书本上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车站、在饭店,在公交车,在乡间小道,大家看到我们身穿标有“安徽师范大学”字样的队服,都会念道,“安徽师范大学啊!你们是大学生?你们是做什么的呀?”“碑文调研啊?”“好样的好样的,这说明当代年轻人都记得他们啊!”赞许的目光,亲切的问候,都让我们深感自豪,也为这趟旅途增添了一份肃穆以外的温情!或许,这就是青年大学生“三下乡”的意义:让新一辈学习传承,让老一辈知道青年在行动,让更多人成为传承和传播红色革命文化的力量,真正的让革命力量和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丹心共日月,浩气贯长虹。”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为人民和国家英勇牺牲的英雄们,也适用于新时代的青年们。青年们务必关注红色碑文的重要性,悟先烈之精神,揣巍然之浩气,续不朽之基因。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