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动态 > 正文

【青春“三下乡”】七彩课堂 互动成长:安徽大学生智启育蕾

编辑:文学院辅导员3  发布时间:2018-07-22

7月16日,顶着炎热阳光,穿越两座城市,在校长的陪下,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阜南育蕾小学“智教筑梦”团队的十四名成员成功抵达实践地点。经过周密的计划,全体队员便即刻奔赴教育实践的前线。

“来一趟不容易,我是希望你们在这不短不长的十多天里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成长。”校长意味深长地说。

“这个小孩与别人不一样,她比较内向,不爱说话,总是喜欢一个人,还要麻烦老师多关照关照她。”一位学生母亲充满期待地说。

简短朴质的叮嘱是一份份沉甸甸责任的浓缩,真诚渴望的眼神是对团队成员极大的肯定。

围绕着“七彩课堂”的实践主题,秉持着“智教助成长”的办学理念,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室内走到室外,由语、数、英到德、智、体、美,以脑力带动身体,用运动促进智力发展,所有师生都井然有序,整个校园回荡着欢乐的笑声,连太阳公公都火力四射地偏爱着这一方小小土地,久久不肯离去。

朗朗书声 课堂奏响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借着清晨的第一米阳光,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学校,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手抚书卷,开始大声朗读起来!“老师,早上好!”志愿者一走进教室,耳边便传来孩子们清脆的问候声,顿时,身为一名教师的欣慰感油然而生。“今天,我们来诵读前十首古诗词,熟练朗读并争取会背。”志愿者老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孩子们。由于缺乏必要的普通话交流与练习,这些孩子的方言口音很严重,以致于误读了某些文字的读音。再者,孩子们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文学素养高低有别,一部分孩子会读的古诗文,另一部分孩子并不一定会读。基于此种情况,每天的晨读课首先由志愿者老师带读几遍,而后再让孩子们齐声朗读。长达30分钟的早读课,老师和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在互动中进步,在书声中成长。

趣味体操 生活欢乐多

每天早上8:40分左右,面积不大的操场上便会准时出现几十名参差不齐的孩子们的身影。“每个年级按身高由低到高顺序排成两列站好。”体育老师在队伍前方声嘶力竭的喊着被带到操场上的孩子们,犹如一只只被放飞天空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拥我挤,你蹦我跳,你吵我闹,一阵阵天籁的笑声,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交织成炎炎夏日最美妙的清凉。“两手侧平举,保证每个人都有足够宽阔的空间。”待小朋友秩序井然的排好队后,体育老师再次发出第二声号令。“跟我一起做”,一切都准备就绪以后,体育老师便开始了动作演示。“头部运动、弓步侧压腿……”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名称,锻炼动作,反而成为了孩子们的笑点。他们边笑边扭动着可爱的小身体。面对此情此景,团队成员都不由自主地满意地笑了。

传统课堂 翻出新花样

在语,数,英等传统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团队成员采用讲演加辅导的形式,以夯实基础为主,对孩子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老师,我只会加减法,不会乘除法。”在一次数学课上,一名一年级的小女孩沮丧地对志愿者老师说。“没关系,我可以教你。你们不会什么,想学什么,我们都会教你们的。”数学老师立刻安慰小朋友说。为了打好孩子们的运算基础,志愿者老师开设了“数学基础算术,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的专题培育,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要求孩子们限时保质地完成任务。并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不一会儿功夫,便有学生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得出的结果送到老师眼前供老师检查。

兴趣培养 展你我风采

每天下午2:30,书法班,绘画剪纸班,舞蹈班等六大类别的兴趣班便如火如荼地开展。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老师,这个我不会折”、“老师,这个我不会画”、“老师,我想剪苹果图案的”……剪纸课上,两名志愿者老师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一个接一个地帮助他们克服剪纸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左一刀,右一刀,孩子们很快熟练地剪开了。“慢点剪,小心别伤到手”志愿者老师关切地叮嘱孩子们说。一堂课下来,桌子上,地面上,全都布满了碎纸屑,红色、白色,黄色,绿色……五彩斑斓,落英缤纷。“老师,你看,这是我剪的”小朋友们个个都充满喜悦地将剪成的作品托举到脸前展现给老师看。教室里高高挂起的电扇在慢悠悠地转动,空气依然温热,然而,孩子们的兴致始终丝毫未减。

……

当值酷暑,团队成员用汗滴串联起孩子们的七彩梦,以智慧点燃成长的花蕾,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七彩童年,留下不一样的精彩瞬间。(文/郑姣姣)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