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新蕊争春色,师者匠心育未来。为深化语文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硕士专业素养,文学院2025年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教学技能初赛于4月1日和2日在花津校区望道楼顺利完成。2023级、2024级专硕共113人参加了初赛。在当场抽题、四分钟准备、三分钟讲课的严格赛制中,二十一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复赛。4月18日下午,教学技能复赛在望道楼如期举行,二十位选手再次走进赛场,展现教学技能。本次初复赛均由学位点负责人、正高级特级教师张晋老师组织、主持并担任评委,初赛特邀校外评委芜湖市十二中语文教研组长、市学科带头人樊娟老师,复赛特邀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辛卫华老师,芜湖十一中语文教师、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崔聿老师担任校外评委,院内导师朱菊香老师全程参与,为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专业的评判。

教学技能复赛要求选手从现行初高中统编教材中自选课文,撰写一课时教学设计,讲解八分钟教学片段,制作教学课件,进行无生授课。这种赛制全面考察选手的文本解读、课堂组织、语言表达及教育创新等能力。二十位选手依次登台,以生动的语言、精彩的解读、丰富的肢体动作、出色的板书设计将课堂“搬”到赛场。2024级章蓁蓁讲授的《使至塞上》巧妙融入情景教学法、跨学科整合等新理念,带领学生鉴赏颈联中“直”和“圆”的绝妙之处;2023级郭静雅从“月生、月悬、月斜和月落”的四重维度解读《春江花月夜》中“月”这一核心意象,激发学生思维碰撞;2023级赵怡鸽通过细解《沁园春·长沙》中的“谁主沉浮”,带领同学体会青年革命者的昂扬风貌、坚定信仰和远大抱负;2024级李笑嫣从改写《登高》中的颔联入手,从空间角度赏析“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精彩之处;2023级王雪晨以独特的视角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叙事人称,“我”和“我们”的人称探究让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深意和独具匠心。二十位选手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同时也在比赛中锻炼了自己,提升了教学技能。2024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全体同学现场观摩选手们的精彩表现。






赛后,崔聿老师对选手们的亮点与创新之处给予肯定,同时也对同学们的教学提出几点宝贵的建议:“首先,要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和结构化,聚焦文本的关键处,以小切口撬动文本解读;其次,慎重选用外部资料,考虑引用的图片、音乐和名言是否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后,教学用语不能过于学术化或口语化,把握好与学生亲近的‘度’,注意教学声音的掌控和教态的得体。”

本次复赛除选出院级一二三等奖外,还遴选出章蓁蓁等前五名选手代表学院参加4月26日举行的校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同时为2025年“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本次复赛前十位选手将进入国赛前的集训,部分选手将再次选拔。在学科点点长张晋老师的悉心安排下,本次大赛赛制公平,安排合理,全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仅选拔出了优秀的人才,还以赛促学、以赛代练,让全体同学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未来,文学院将持续以赛赋能,推动语文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的深度对接,为新时代教师队伍注入青春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