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致和,行方思远。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倡导勤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15汉教举办了以“我的信仰”和“中国古代哲学家”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并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任课教师宣庆坤副教授担任报告会评委。
报告会前期,同学们已按兴趣自由分组,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自选话题,各成员从不同角度阐述观点想法。3月30日,汇报的同学们围绕爱因斯坦的著作《我的信仰》,将自己阅读后的感悟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展示与汇报。首先,丁乙天同学从自由的角度阐述了对信仰的理解,她认为自由是有限度的,绝不能“任性自由”。随后,徐家苗同学以“物质感恩>精神感恩?”为主题展开了讨论,并结合自身实例,阐明了精神感恩的重要性。高丽君同学则从“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这个观点入手,着重表达了自己对于孤独的认识。台上的同学各抒己见,各展所思,台下的同学们则认真聆听,不时记下自己认为有用的观点,现场气氛轻松、热烈。
4月6日上午,以“中国古代哲学家”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如期在固定教室举行。杨慧博同学第一个上台,讲述了苏轼在纷乱的人生际遇中宠辱不惊的处世哲学。张玉杰同学则重点表达了自己对于张载“民胞物与”“贞生安死”等精神的看法,她还把当前国际时事热点与之结合,使同学们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来,樊冬妮同学主要阐述了朱熹关于“理与气”的学术思想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哲学世界。
在所有同学汇报完毕后,宣庆坤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主动向他申请每周课程结束后举办读书报告会的想法,并为同学们能联系实际、提出各式新颖的观点而欣慰。同时,又对同学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坚定内心信仰,不断探索思考,将报告会继续举办下去。
勤读书,多思考,面对纷杂的世界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这是这两次报告会给我们的启示,同学们也都表示聆听其他同学的汇报使自己受益良多。后期读书报告会还会继续进行,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勤思索,从书籍中不断汲取养分。(15汉教 阚薇薇)






添加者:文学院辅导员1 添加日期:2016-04-07
审核者:
审核日期: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