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多彩的、律动的,也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青春。对于大学生来说,四年的时光弥足珍贵,在这个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我们不仅要刻苦学习、完善自我,也不能忘记认真对待每一种感情,尤其是尚显懵懂和单纯的恋爱。“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即将到来之际,17级卓语于5月24日在2010201A教室开展特色班会,心理委员李蔚与全体同学一起讨论了“大学生恋爱心理”。

班会开始,李蔚提出一个问题:“爱情的含义是什么?”这引起了大家的积极思考与热烈讨论。经过讨论,大家逐渐认识到爱情是两颗心灵互相吸引,达到精神升华的产物,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接着,李蔚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论”,指出爱情中三种主要因素:亲密、激情和承诺,完美爱情必须同时包含这些要素,认清这一点对大学生反思恋爱动机、调整感情状态很有帮助。大学生恋爱动机大致有身心发育的自然需求、填补空虚、派遣孤独、对爱情的好奇和和羡慕等,日益开放的恋爱观念的传播和推动使得大学生陆续加入恋爱大军,并且很容易受感情的支配和影响。大学生品尝爱情的甜蜜无可厚非,但是必须以端正恋爱动机为前提,双方有较强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自控力,有共同的理想抱负、价值观念,把事业的成功看作爱情持续的目标,并能主动把幸福的爱情转化为学业和工作的动力,这样的恋情才能促进双方的进步与成长,才有可能天长地久。

接着,李蔚向大家介绍了“恋爱四阶段”,在共存-反依赖-独立-共生这一过程中,双方要互相信任、注重沟通。爱情是美好的,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再美丽的花园如果疏于呵护,也会一片荒芜。“爱情享乐论”、“爱情功利论”和“爱情至上论”都是不可取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告诫恋人们:“若被人爱,首先要成为一个值得爱的人。”爱情要保持两个人独立、自由的品格,体现了对立中的矛盾统一,这些都是大学生在处理恋爱关系时容易忽视的问题。

“如何处理失恋”也是同学们关注的话题。通过热烈讨论,大家总结了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智、失恋不失情、失恋不轻生这几条,明白了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失恋不等于失去一切,美好人生需要我们敞开心胸,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挫折。

班会尾声,李蔚引用纪伯伦的著名诗句“留下一点空间/让天风在爱之间舞蹈/彼此相爱/但不要让爱成为束缚”为本次心理健康特色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学们的讨论和思考却仍在继续,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大学生恋爱心理”主题班会贴近生活,为当代大学生处理恋爱问题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17级卓语将会继续响应文学院和学校号召,做好同学们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引导他们度过一个阳光而充实的大学时光,拥抱美好人生!(文/魏晓涵 图/魏晓涵)
添加者:赵静 添加日期:2019-05-26
审核者:
审核日期: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