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兴教授

编辑:张敬  发布时间:2023-02-06

1981年9月生,安徽无为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承担课程

1.《古代汉语》 《训诂学》《古文字学》《出土文献导读》

2.《诗经与楚辞》《先秦文学》《出土文献与文学专题》

二、研究方向

1.出土文献

2.古典文学

三、主要论文

1.《利用简帛文献校读<七发>“右夏服”》,《简帛》第三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9月。

2.《秦简楚简文字互证二则》,《江汉考古》2025年第4期。

3.《清华简<迺命><四告>与诸梁钟合证及其他》,《出土文献》2022年第2期

4.《楚简韵文初探》,《中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

5.《秦简<隐书>的文本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报》2021年第2期

6.《殷商甲骨与乐学探源》,《江淮论坛》2020年第6期

7.《清华简<子仪>辞令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第三十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8.《秦简<酒令>的文学史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报》2019年第5期

9.《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左传〉(一则)——“宋闵公之死”的文献学考察》,《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年第3期

10.《从清华简〈子仪〉谈春秋秦乐》,《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

11.《清华简〈子仪〉赋歌研究》,《中国诗歌研究》(第十七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

12.《出土文献与楚辞校读(三则)》,《南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13.《“通假糅合”补说 ——兼释〈郭店楚简〉中“澹”》,《中国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8月

14.《〈燕侯载簋〉考释二则》,《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4期

15.《“爰伐琴瑟”试解》,《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第4期

16.《楚简考释四则》,《江汉考古》2012年第2期

17.《释“馕”》,《新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18.《〈中原文化大典〉温县盟书考释(十一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5期

19.《古玺考释(四则)》,《中国文字学报》(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12年8月

20.《战国文字类化研究》,《汉语言文字研究》(创刊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4月

21.《玺印考释八则》,《印学研究2014》,文物出版社,2014年4月

22.《金文札记二则》,《中国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6月

23.《“小臣系”玉戚铭文补正》,《古籍研究》(2008年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四、主要著作

1.《〈说文解字注〉“亦声”疏证》,花木兰文化有限公司,2017年9月

2.《新出文献文本释读与文学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年2月

3.《大学生背诵古诗文三百首》(参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年1月

五、科研项目

1.清华简韵文校注,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2304)

2.清华简用字整理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YY143)

3.秦简文学文献集成校注,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5ZDB065)

4.战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及数据库建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6YJC740024)

5.楚简韵文辑录、笺注与研究,主持,山东省高校“青创团队”人才项目(2019RWC010)

6.战国文字构形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0676)

7.战国文字地域性特点研究,主持,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O65ZD)

六、获奖情况

1.2021年,山东省第3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2020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2020年,济南市第3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2019年,济南市第3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2017年,济南市第32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七、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124693833@qq.com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