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教授

编辑:李伟  发布时间:2023-05-04

李伟,男,1982年生,安徽太和人,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文艺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坛新秀(2010),“马工程精彩一课”获得者(2015),国家级首届一流课程“文学理论”主持人(2020),全国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西方美学和文艺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本科教材1部,参编本科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1项,省部级项目3项。

承担课程

1.专业基础课:《文学理论》《美学》《逻辑学》

2.院系选修课:《西方文艺理论史》《普通逻辑学》《西方文化概论》

3.全校通识课:《艺术与人生》《美学与美育》

4.研究生课程:《文学研究导论》《西方美学名著导引》《西方文论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1.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哲学美学)

2.人文学基本原理

3.元艺术学

学术论文(部分)

康德哲学美学

1.《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经验”与“超验”》,《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

3.《康德论鉴赏与天才》,《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4.《康德哲学的二向度思维与康德美学的二重结构》,《德国哲学》2009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由通向批判哲学的“绊脚石”新解康德批判哲学形成的“12年”》,《哲学评论(武大哲学学院编)第1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6.《卢梭在性情和德性上影响康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20日

7.《德国古典美学的逻辑进程》,《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6期

8.《启蒙时代形而上学的普遍危机》,《外国哲学》(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9.《“东亚意识”在康德学界的凸显与展望》,《哲学与文化》(台湾)2017年第5期(A&HCI收录)

10.《推勘李泽厚对“工具本体”之未受重视的抱怨——以李泽厚同康德和马克思之关系为中心》,《文艺争鸣》2017年第5期

11.《从几何学到物理学——十八世纪前后西欧形而上学的自救之路》,《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9期

12.《康德哲学的“佛佗式精进”——重勘<视灵者的梦>在批判哲学生成中的位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21年第1期全文转载)

13.《康德“存在不是实在谓词”论题诠证》,《哲学动态》2020年第9期

14.《思想领域“过程化”研究的必要性——以汉语康德哲学及美学研究为观测点》,《美学与艺术评论(第19辑)》(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15.《康德哲学的转捩点——作为“思想事件”的“应征作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22年第7期全文转载)

16.《汉语学界康德美学研究的新创获——以王维嘉<优美与崇高:康德的感性判断力批判>为中心的讨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17.《康德德行诠释学抉微》,《哲学与文化》(台湾)2023年第1期(A&HCI收录)

18.《康德的学术宣言》,《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18日第四版

19.《<判断力批判>的三重大任及其美育意蕴——兼论“美育到底育什么”这一根本议题》,《中国美学研究》第22辑,商务印书馆2024年版,第169-186页

【人文学原理】

1.《人文原创何以可能》,《雕塑》2012年第6期

2.《科学的两次“狭化”及人文学的边缘化》,《雕塑》2015年第5期

3.《事实与价值视域下诗史关系的哲学辨正》,《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学报年度优秀论文)

4.《人造与天然:人文领域性质、功能和方法之关系的再思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5.《重提理论的意义问题》,《雕塑》2009年第3期

6.《和的哲学与都市美学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7.《柏拉图<理想国>与当代都市社会》,《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8.《“系统决定意义”的哲学辨析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理论前提批判之一》,《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9.《“任意性”是索绪尔语言学的必要前提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理论前提批判之二》,《西部学刊》2015年第7期

10.《重估“柏拉图未成文学说”的范式意义》,《哲学分析》2016年第5期

11.《家鑫为何这般残忍》,《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年第1期

12.《叙事:传统抑或因素》,《文艺研究》2016年第4期

13.《杜诗<哀江头>“欲往城南望城北”句考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4.《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版本辨疑》,《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辑

15.《诗品真的出于人品吗》,《山东文学(上)》2018年第2期

16.《求考据与哲思的双美之合——<学刊>的现实困境与杜诗研究的可能开拓》,《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7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17.《人文撰述应具五大意识》,《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艺术学原理】

1.《作为学科出现的“一般艺术学”何以可能》,《艺术探索》2005年第2期;主要观点收《美术观察》2005年第9期“论摘”

2.《艺术谈论何以可能》,《齐鲁艺苑》2008年第5期

3.《“诗言志”诠辩》,《原创》2008年第2辑

4.《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两首流行歌词的对读》,《学语文》2009年第3期

5.《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的剖析与反思》,《学语文》2010年第4期

6.《艺术的观念与底线》,《美育学刊》2011年第6期

7.《艺术美“可生长性”的形上追思》,《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8.《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美学基本原理研究平议》,《西部学刊》2014年第12期

9.《歧路两可间的文艺美学》,《海峡人文学刊》2021年第1期(创刊号)

专著教材

1.学术专著:《确然性的寻求及其效应:近代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与康德哲学及美学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版

2.学术专著:《人文学的理念与实践》,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3.规划教材:《文学理论》(第4版),陈文忠、李伟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研究项目

1.主持:校青年基金《康德哲学的二向度思维与康德美学的二重结构》编号为:2006xqn08

2.主持: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扬子法言斠释与析解》(皖教秘科[2010]60号)

3.主持:安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康德美学的都市化境遇》(2011SQRW018,已结项)

4.主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诗史关系的哲学辩正》(sk2012A147,已结项)

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确然性的寻求及其效应——十八世纪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与康德哲学及美学之研究》(13YJC751022,已结项)

6.主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省教育厅人文重大项目“陈寅恪与钱锺书诗史关系论的比较研究与哲学辨正”(SK2019D24)

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康德批判哲学发生学研究”(19FZXB040)

8.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通识核心课程“艺术与人生”建设(tshx2019008)

9.主持: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项目“文学导论”

10.主持:首届国家级一流课程“文学理论”(2020)

11.主持:安徽省双基建设课程“文学理论”(1146)

12.主持:安徽省“杰出青年”项目资助(2022)

获奖情况

1.200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名),安徽省教育厅

2.2010年,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坛新秀”称号

3.2012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第四名),安徽省教育厅

4.2013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名),安徽省教育厅

5.2015年,《文学理论》课堂实录入选教育部“马工程精彩一课”

6.201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名),安徽省教育厅

7.2015年,校“优秀共产党员”

8.2017年,校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优秀案例

9.2018年,年度“科研新秀”

10.2018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11.2019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12.2021年,首届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13.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一流课程文学理论建设成果的优化及应用”(主持)

14.2022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电子邮箱shanjun9988@126.com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