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祥云 简介

编辑:周青松  发布时间:2024-09-30

刚祥云,男,甘肃西和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美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2021年夏,入职安徽师范文学院工作。

一、承担课程

1.专业基础课:美学、文学理论

2.院系选修课:中国哲学

3.全校通识课:艺术与人生

二、研究方向

1.中国美学史

2.艺术哲学

三、学术论文部分

1.《“西周礼乐美学”观念在中国学界的凸显与研究范式的新立》,《哲学与文化》(台湾),2020年第12期 ,A&HCI/CSSCI。

2.《“洞天福地”:审美地理学的中国案例》,《文艺争鸣》2020年第6期,CSSCI,被人大复印《美学》2020年第5期全文转载。

3.《中国古代时间意识流变中的美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1期,CSSCI。

4.《论中国古代山水画史上的三个隐性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第3期,CSSCI。

5.《民族文化仪式中的美学问题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CSSCI(扩)。

6.《科举制与唐代美学之关系的多维解读》,《中国美学》2022年第2期(总第12辑),CSSCI(集)。

7.《汉唐绘画语系中的“图真”观及其哲学基础》,《中国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总第20辑),CSSCI(集)。

8.《“图真”观在五代绘画艺术中的具体体现与哲学义涵再辨析》,《美学与艺术评论》2022年第2期(总第25辑),CSSCI(集)。

9.《五代美学研究中的疑难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1日。

10.《端石如德人:书斋中的砚台》,《光明日报》2023年11月3日,被《读者(海外版)》2025年第3期、《老年博览》2023年12月(下半月)全文转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中国经济新闻网等媒体网络版推送。

11.《“以禅喻诗”理论前缘问题辨析》,《华中学术》2024年第2期(总第46辑),CSSCI(集),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1期收入“观点摘编”。

12.《“斯文尽丧”还是“斯文未尽丧”:五代审美文化史研究中一段问题史再议》,《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6期,CSSCI(扩)。

13.《“书斋微物”彰显“风雅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4月28日。

14.《自然美育与家国意识》,《光明日报(理论版)》2025年7月7日。

15.《中唐至五代禅、艺互动及美学史意义》,《中国文学批评》2025年第6期,CSSCI。

四、研究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2024年,在研;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2022年,在研;

3.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2023年,已结项;

4.参与,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2024年,在研;

5.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撰写“美学”词条,已结项;

五、获奖情况

1.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十九届学术年会(青年)成果二等奖,2024年。

2.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3.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

4. “大成国学基金”奖学金获得者

电子信箱:gangxiangyun1992@163.com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