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房

 发布时间:2019-06-25

       

    19671月出生,山东泰安人。198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于安徽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22001年在安徽省旅游局工作。2001年辞去公务员职务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师从蒋广学教授,从事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 元明清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

承担课程:

1.中国文学史(Ⅲ)

2. 中国文学作品选(Ⅲ)

3. 中国古典文献学

4. 中国学术思想史、文学批评史、文献学专题研究

发表论文:

在国家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主要有:

1、《论清中叶学术发展的三个转向》,《学术月刊》2005年第11期。

此文被《2005年中国学术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4期)收录一个条目。

2、《对戴震批判朱熹理学的再认识》,《东方丛刊》2005年第4期。

3、《曾国藩对理学的反思、再造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一级论文。

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4、《从宋学到汉学:清代康、雍、乾学术风气的转移》,《学术月刊》2008年第10期。

5、《思想史视野中颜回形象的变迁——以〈论语〉“屡空”句阐释史为例》,《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

6、《经学史视野中曾点之志的多维解读——兼评〈论语·侍坐〉章阐释史之得与失》,《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3期。一级论文。

7、《苏轼〈前赤壁赋〉与僧肇的“物不迁”义》,《文学评论丛刊》第13卷第2期。

8《汉宋之争与曾国藩对桐城古文理论的重建》,《文学遗产》2010年第2期。 一级论文。

9《黄宗羲学术思想与诗文批评》,《文学评论》2011年第3 一级论文。

10、《王畿现成良知说与公安派文论的形成》,《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一级论文。 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1、《明末道德人心问题与清初三大儒的哲学重建》,《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4期。一级论文。

其他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文章主要有:

12、《老庄思想对儒家道德的解构和颠覆——以魏晋时期为例》,《江淮论坛》,2003年第4期。

13、《儒家圣人观念的承继与开新——论王弼圣人性、情新观念及其思想史意义》,《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

14、《曾国藩理学思想发微》,《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5、《从师友关系看曾国藩理学信仰的形成》,《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

16、《论嘉道经世学派的兴起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7、《曾国藩礼学观念及其思想史意义》,《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摘要。

18、《道学与王阳明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9、《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判断》,《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2期。

20、《诠释中国思想史本质——评蒋广学主编的〈古代百科学术与中国思想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16日,总第124期。

21、《论王夫之的生死哲学》,《船山学刊》2013年第3期。

22、《明中叶的道德危机与王守仁哲学诉求》,《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23、《论曾国藩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人文杂志》2014年第10期。

24、《论方以智的文章学》,《励耘学刊》(文学卷辑刊),201512月。

 出版论著:

1、《怎样读古典散文》(与宋洪民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5万字。

2、《曾国藩学术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6月出版,29万字。

3、《宋文选》,与丁放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10出版,52字。

科研项目:

1、主持2007年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号0704)《汪氏家集校注》整理工

2、主持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2009sk072zd)“明代道学家与诗学”课题研究工作。

3、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1090)“明末清初桐城方氏家族与文学”课题研究工作。

4、主持部省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明代道学家诗学研究”(15JJD750011

邮政编码:241000

电子邮箱:wdaof@sina.com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