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元贵, 1976年8月生,安徽宣城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学和文艺美学研究。出版专著2部,独立编著教材3部。在《美术研究》《现代传播》《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1项,省级质量工程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1次,校级优秀教材奖1次。
学习经历:
1993.9-1997.6,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文学学士
1997.9-2000.6,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
2003.9-2006.6,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文学博士
承担课程:
本科生课程:1、大学美育 2、美学
研究生课程:1、美学经典导读 2、艺术人类学经典导读
研究(专业)方向:
艺术学、文艺美学
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三级以上刊物超过三分之一。以下为部分论文:
1.《沿袭与突进:民国昆腔本〈劝善记〉插图研究》,《美术研究》,2023年第1期
2.《晚清民初上海目连戏演出考论》,《戏曲艺术》,2023年第2期
3.《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戏曲研究》,第一二二辑,2022年5月
4.《跨媒介叙事的立场选择与话语表达》,《艺术学界》,第二十七辑,2022年8月
5.《江南目连戏抄本整理的学术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8日
6.《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插图流变考论》,《美术研究》,2019年第3期
7.《高石山房本〈劝善记〉序跋的曲学思想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8辑,2019年6月
8.《喜剧狂欢•身体美学•欲望消费:审美文化视角下自媒体短视频论析》,《现代传播》,2019年第6期
9.《国家意识形态整合下的乡民艺术:“戏改”背景下的徽州戏曲变迁》,《戏曲艺术》,2018年第4期
10.《从乡俗仪礼到文化消费——徽州舞蹈资源的文化重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11.《地域文化符号的再生产——徽州建筑的当代变迁》,《艺术学界》第17辑,2017年6月
12.《旅游演艺框架下的地方文化传播——以黄山市三台大型演出为中心的讨论》,《苏州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13.《文化交流背景下民国徽州演剧活动的变迁》,《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1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文化展演——以徽州五福神会为中心的讨论》,《文化遗产》,2013年第5期
15.《村落叙事与文化深描——关于徽州艺术研究路径的思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出版论著及教材:
1.《美学命题的文化学诠释》,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
2.《农耕的远去与“非遗”的诞生——明清以来徽州艺术的文化嬗替》,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
3.《大学美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2月
4.《大学美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
主持的科研项目:
1.晚清民初江南目连戏稀见抄本整理与研究,编号19BZW16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在研
2.徽州戏曲当代演进的文化阐释(1949-2019),编号AHSKY2018D78,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已结项
3.旅游经济背景下徽州民间文学资源的再生产研究,编号AHSKQ2014D10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已结项
4. 艺术乡建的安徽实践研究,编号2022CX113,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在研
主持的省级质量工程:
1.安徽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大学美育,编号2018mooc155,已结项。同名课程于2021年9月在智慧树网站上线,两年时间选课人数超过72000
2.省级一流教材建设项目,《大学美育》,编号2021yljc057,已结项
3.省级一般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大学美育”通识课程创新策略研究,编号2021jyxm0522,已结项
获奖:
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等学校“美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创新(2013cgj033-2),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9月,排名第二
2.《旅游演艺框架下的地方文化传播——以黄山市三台大型演出为中心的讨论》,安徽省社科联“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2017年12月
3.《大学美育》,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2017年
电子信箱:xiandai103@sohu.com